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89|回复: 77

新西兰美丽的风光(七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0

主题

2514

帖子

731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1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9-11 03: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访南岛

fficeffice" />

5

“千层薄饼石”

离开格雷茅斯往东北方向车行一个小时后,到达新西兰西海岸的帕帕罗瓦Paparoa)国家公园,在一个名叫Punakaiki 的海岸边上有一众所周知并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千层薄饼石” 的著名景点。

当海况适宜时,这些迷人的石灰岩层便会绽放出壮观的喷水景观。侵蚀岩层酷似层层薄饼。海浪涌来时,海水冲出小孔,喷向空中,形成小小的喷泉。在涨潮或大风浪天气情况下,喷泉效果最好。

1. 入口处显示的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图:

2. 这一带海岸线上的石炭岩地貌在漫长岁月中在海浪撞击下形成了奇特的像薄饼一样的岩层:

3. 西海岸充足的雨水孕育了郁郁葱葱的温带雨林植被,这是新西兰所特有的名叫“Nikau”的树木:

4. 镜头拉近可看到石灰岩的横断层约2ffice:smarttags" />-4厘米

5.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6. 新西兰西海岸与澳洲隔着一个以风暴闻名的塔斯曼海,站于高处可远眺风高浪急自然环境形成的独特海滩风景:

7. 海上石林:

8. 人工铺设的观景小道顺山势而建,不动声色、不事张扬地溶于景色中,设计与考虑得甚为周全。轻松地步行是欣赏这壮观的自然景观最好的方法之一:

9. 眼前一列列千层石胜似千帆竞渡,气势磅礴:

10. “乱云飞渡仍从容”:

11. 金鸡独立:

12. 剪影:

有道是 “禽择良木而栖”。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西海岸因风高浪急,年降雨量过多而且冬季寒冷而较少人口居住,人们更多地选择了阳光充足而温暖的东海岸。

回想起中国古老的徽州民居,每一处村落都选址在依山傍水间,而且十里苍翠入眼,四周山色连天,这就是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所在,也是人类在大自然中对生存环境选择的本能。

可是,反观这次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舟曲县城周围的山体几乎全是光秃秃的荒山,由于当地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盛行,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的破坏,这种无异于自毁家园的愚眛行为能不令人扼腕?

(待续)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7-1.jpg
7-2.jpg
8.jpg
9.jpg
9-1.jpg
10.jpg
11.jpg
12.jpg
1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主题

721

帖子

5690

积分

营长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积分
569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0-9-11 09: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妹,那不象太石灰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0

主题

2514

帖子

731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1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03: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血在风上提出的疑问,它们的确是石灰岩,只不过色泽与一般的石灰岩不同而已。

多年来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每趟出游前都做足了功课,回来后为了写游记也需翻阅大量的资料,想着上网的帖就如文章见报,万万不可误导读者。

请点击以下网站,或能进一步为你释疑:

http://www.punakaiki.co.nz/

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主题

721

帖子

5690

积分

营长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积分
569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0-9-12 09: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小妹。相信小妹是正确的,是我犯错了,其实颜色是对的,因为有几张图片看起来有点象丹霞地貌,让我误以为是砂岩或者沉积岩。你描述中的岩石孔洞,也有喀斯特地貌特征,那都是石灰岩特有的。图、文都很美,谢你,小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主题

721

帖子

5690

积分

营长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积分
569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0-9-12 15: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气。是我错读图片在先,你不可置疑的的话语让我对错误得以修正。是你厚道,如果你不指出,那我的认识就停留在这错误里,以为自己多不得了了。我的确是读主席的书长大的,第一课就是《毛主席万岁!》。

zhen xiang比面子更重要,谢你。

[此帖子已被 血在风上 在 2010-9-12 23:10:5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血在风上 在 2010-9-13 0:10:29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0

主题

2514

帖子

731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1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我们之间虽说不上是学术上的讨论,大抵也算是对自然知识的探讨,世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你的见解并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错的,那只不过是我们各自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同而已。

再说,对与错并不影响面子,我认为面子只是自己给自己的尊重而非别人给予的赏赐,太看重面子的人定会活得很累,相信你我都不是那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2

主题

1135

帖子

6392

积分

营长

积分
639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9-12 22: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小妹靓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台山大襟岛的千层石.

[此帖子已被 林月 在 2010-9-12 22:30:4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0

主题

2514

帖子

731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1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3: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的话,该谢的应该是你。

呵呵!尚记得毛主席有句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就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的烙印,“认真”二字应该是我们共有的优点。

真难得遇上一位像你如此对疑问深究并执着的人,而且地质学方面的见解如此专业,让小妹从中学到了不少。

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0

主题

2514

帖子

731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1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9: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下较些子:

呵呵,刚才没发现上面的辩论。

我也来认真一下:薄饼一样的岩层,估计不止4厘米厚,起码14~18厘米,或者24~28厘米;如果仅有4厘米的话,像上次那样的地震稍微震一下,就变成千层酥了。

呵呵! 心下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来我们要开个讲座来个专题论证才好。

不过请放心好了,早前的地震发生在东海岸,这景点在西海岸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3693

帖子

2万

积分

旅长

积分
23071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9-12 15: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刚才没发现上面的辩论。

我也来认真一下:薄饼一样的岩层,估计不止4厘米厚,起码14~18厘米,或者24~28厘米;如果仅有4厘米的话,像上次那样的地震稍微震一下,就变成千层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24 02:28 , Processed in 0.4324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