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由燕福不浅撰写文字,洁芳拍摄. 有人说陶是没穿新装的女人,是旷野里仰望星空的女人,它周身散发着的是火最元初的形式,神秘、自然。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fficeffice" /> 如今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家庭用的坛坛罐罐,渐渐地没有了市场,陶窑的窑火已经萧条了;现代陶工艺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手工制陶的方法在很多地方已经难觅踪迹了。而在台山市西南沿海地区的汶村镇小担村,仍保留着至今为数不多的传统制陶作坊。笔者与几位摄影朋友慕名踏进了汶村镇的小担村,探寻传统的制作陶工艺。
在小担陶瓷厂里,笔者目睹了传统制作陶器的全过程。据制陶工人介绍,制陶离不了的和泥、车坯、晾坯、上釉、码窑、烧制几道工序。而且,道道工序都很有学问,十分讲究。 制陶用泥一般都是就地取材,陶瓷厂所用的泥就是挖取不远处的小担水库中黏性好的泥土。过去,和泥需壮汉三五个,赤脚在泥中一阵乱踩,踩得泥土绵、软、稠、韧,方告成功。厂门前一座两层高的楼房内,几个女陶工把已经晒干的泥,用粉碎机打成粉,接着将泥粉按比例加上水后,用扎土机反复搓揉,在揉土过程中剔除土中的石粒和杂。陶土变得更加细腻柔软有韧性,这才算备好了料,可以进入制陶和烧窑程序。 厂内有不少的砖瓦房,每一间砖瓦房便是一个陶制品加工车间。走进房内,浓郁的泥土味扑鼻而来,已经成型的陶制品堆放得整整齐齐。在这些陶制品旁边,制陶工人正在转轴前静静地搓揉着陶泥。这是笔者走进每间制陶作坊时都看到的一幕。在制陶作坊里,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上演的都是这一幕,犹如一个定格的镜头。不管我们在那因挤满了陶罐而显狭小的车间里怎样来回地拍摄,陶工们似乎忽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存在,仍然聚精会神地忙着手中的活儿,双手在旋转的陶泥上拉坯,一圈又一圈;顺着转轴的方向往上抱,一个缸或一个盆顷刻就做好了。这就是传统的手拉坯制陶。虽然已入秋,但砖瓦房内的温度仍然颇高,我们拍摄一会儿,便全身大汗淋漓,陶工们却镇定自如。看见笔者饶有兴趣,他们也就打开话匣子,一边为笔者介绍许多陶器生产制作的知识,一边手脚非常利索地在旋转的胎坯上抱圆。 制作好的陶胎坯会放在外面进行晾晒。据工人们说,一般大晴天一天时间就能晾干它们,逢下雨天则需要三天时间。他们说制陶也是看天吃饭的活儿,天气好的月份,收入就多些,多雨的月份,收入也相对少些。陶罐晾干后就上釉,再晾干陶罐,之后就进行烧制 用于之用的烧制窑炉,陶工们一般称呼为老龙窑。老龙窑由窑炉头、窑床、窑尾构成,利用自然山坡形势而建造,可增加窑内的容量和整个龙窑的热量流通。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窑身左右设投柴孔。在狭长的土窑巷道里有序摆放上了釉的陶胎坯后,就可以进行烧制了。烧窑也是一件技术活,温度一定要掌握好,全凭日积月累的经验,只有经过适宜烈火燃烧过的陶才是真正的陶器,否则就烧成了废品。
陶器的通途广、陶器品种多,有花盆、酒坛、烧瓮、金瓮、等等。“物以需为贵”,做酒缸、金瓮 ,一只能卖几十块,同样大小的花盆,最多也就卖个三四块。 小担陶瓷厂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主要生产日用陶器器具,所生产的产品远销五邑地区、广州、阳江等地方,曾是汶村镇的企业单位中经济较好的厂,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现代工艺产品的大量涌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对陶器的需求量锐减,昔日辉煌的制陶景象开始一步步衰落;而手工制陶技艺过程繁杂,制作工艺长,再加上现代化制陶业的冲击,传统的手工制陶业开始失去市场竞争力,日渐萎缩,年轻人再学制陶的日渐稀少,台山市内的许多陶器厂维持不下去了,小担陶瓷厂成了汶村镇唯一一家以传统技艺生产陶器的陶瓷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