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1|回复: 11

“父母想做子女的支配者”(转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8466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燕子

积分
34580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7-14 20: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早看到腾讯评论《今日话题》。
“支配权力”是人与人关系中的魔鬼 存在两种权力,一种扼杀人的精神,一种鼓舞人的精神。前一种是支配权力,后一种是个人权力。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两种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详细] 支配权力表现为统治和支配别人的倾向,在漫长的专制年代,人类基本都属于支配权力模式,不仅仅是父子关系,包括夫妻的关系,上级与下级关系,官员与平民的关系,都建立在这种对他人的统治和支配权力中,在这种支配权力模式中,人的安全感、快乐感、满足感来源于人是否有稳定的可支配者,人必须找到比自己更弱的人来进行支配,因此,父母就天生成为儿女的支配者。 个人权力则尊重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自主的平等,人们表现为人们彼此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相互依存是一种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沟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境遇。在这种关系之下,人与人之间的目标是自我与他人都能取得进步,获得幸福。个人权力模式之下,才能够形成真正的爱和亲密关系。
“支配型”父母的死穴:我可以为你做一切,但唯独没有爱与亲密 中国家长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业、工作、婚姻上,更深的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建立并享受与孩子的亲密。 如果没有灵魂,活着为了什么?结婚、生孩子、养父母?如此轮回,每个人的命都是为了别人。 这道出了中国父母的死穴,父母能够为儿女设定自身所憧憬的的道路、目标,为此愿意付出所有。这仍然是基于“支配关系”思维,也就是说,儿女作为“支配物”而存在,除了执行父母的命令之外,不能独立思考独立自主。既然如此,双方都不是平等的个体,所谓“个人权力”基础上的爱和亲密就是无稽之谈。 DSC_1980.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8466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燕子

积分
34580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配型父母”伤害儿女却并不造福自己
中国父母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梦想 “不把你当人”:把孩子视为“物” 而非独立的人 派克说,一些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去支配这个自己生养的“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父母倾注的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个孩子的自主性都不会得到尊重。 支配权力模式下的人认为只有通过控制别人才能保证自己的自由,一旦儿女有了自己的独立意愿,他们往往就会惊惶不已。…[详细] 人作为自由个体,不为任何而存活,其存在的价值就是成为你自己。在支配权力关系中,父母一开始就抹杀了儿女的价值。
“我是为你好”的谎言:支配者从来以自我为出发点 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语言不是恶毒的谩骂,也不是背后的冷语,而是一句让人无法辩驳的“我是为你好”。…[详细] 《美人心计》中有一幕,剧中,汉惠帝刘盈离开皇宫时,泣不成声地对吕后说:“儿臣知道母后是为儿臣好,可是母后有没有想过儿臣想要什么,什么才能使儿臣获得真正的快乐。”吕后回应他:“难道还有比做天子更让人快乐的吗?”刘盈答:“一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替代不了。” 对于支配者而言,从头至尾考虑的是被支配者究竟要怎样做才能符合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要求,至于被支配者(儿女)有任何的喜好、想法,是否觉得快乐幸福绝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因此,这里他不会讲理,而是运用支配权力逻辑,“我认为的好就是好”,其实不仅仅父子关系,在所有的专制政体里,也是按照这一逻辑行事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拥有同样的喜怒哀乐,当支配型父母将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全部施加于儿女身上时,冲突的种子已经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8466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燕子

积分
34580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0: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做了这么多,你还不领情”:父母子女都容易滋生无能感、挫败感 “我认为的好就是好”——所以“我是为你好”,一旦支配者做的任何事情没被儿女接受,他们就会觉得失望、无助,而对于年少的儿女来说,不接受父母“我是为你好”往往是常态,因此,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有比较多的挫败感,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儿女却一点都不领情,因此,很多的中国父母基本都不赞美儿女,有一种“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的挫败感。…[详细] 这样的父母,也是脆弱的父母,他们对孩子好,但希望孩子必须承认,如若孩子有一点不满,他们就会从自恋陷入到无能感中。这时,他们会立即反弹,譬如攻击孩子,让孩子也陷在无能感、挫败感中。 也就是说,这样的关系中,无论父子都容易产生无能感、挫败感,家庭氛围一般比较压抑,而儿女的成长也往往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常常会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8466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燕子

积分
34580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错”:支配型父母受挫后,会变本加厉向儿女“泄愤” 一个常见的现象:孩子遇到困难,向支配型父母求助,父母会愤怒,他们愤怒的是,我对你已经这么好了,你怎么可能会出问题。一次做节目时,心理学家武志红试着帮一位妈妈理解,她的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化解,但我发现,她关注的其实只是——“作为父母,我没有错”。 因为支配型父母强化“我没有错”一旦子女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或者子女没有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和道路行走,那错的必定是儿女。因此,会遭到父母(支配者)强力的打压,可谓软硬兼施。软,指的是嘲笑辱骂,或者是母亲装可怜,示弱,用亲情勒索儿女服从;硬指的是打骂,控制经济来源,严格监视子女的交际、私生活等,甚至于出现把儿女强绑进精神病院这样的惨剧。 越来越有自主性的80、90后,与支配型父母的冲突上升到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武力冲突的地步,实属人伦悲剧。从中国恶劣的养老前景来看,支配型父母与子女反目也属不明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8466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燕子

积分
34580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0: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配者的恶”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支配权力模式的人际关系中,成年人在教育或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恰当甚至是恶毒的方法,比如父母或老师本是支配权力的信奉者,理所当然会对孩子恶言厉色或冷言冷语,使孩子的身心都受到严重的伤害,对孩子思想和行为造成严重束缚。从小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身心都会经历巨大的痛苦,长大成人后,依然难以摆脱童年生活中那些痛苦经历的影响,童年和少年的经历已经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爱丽斯·米勒的著作《为了你好》) 成年之后,他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年少时期的经历加以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重复童年时代的种种体验,这时他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一个施害者,对家人滥用权力,企图控制妻子或孩子。结果,他本身也成为一个支配权力的信奉者,继续伤害其他人,从而形成一种支配权力模式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8466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燕子

积分
34580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0: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语。 不需为孩子付出一切,只要把自己、把儿女都当做独立的人,互相尊重,相互依存。如此,幸福也许会多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8466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燕子

积分
34580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1: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我回我同学,《我认为对他是好的》。 请大家不妨各抒己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3万

帖子

3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9245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2-7-14 23: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秀燕 的帖子

秀燕: 昨晚我回我同学,《我认为对他是好的》。 请大家不妨各抒己见!
老同学,以我识的那几个中文字,来读你这个转帖确实有点困难.有这么可怕吗? 从小到老,我都是独立的个体,我父母也是, 孩子一样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8466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燕子

积分
34580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2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话是这么说,但作为父母的总不免有这种支配的思想在,藉口是为他好!现在,我不得不正视这问题:他是一个独立个体,并且已长大,在学习尊重他。况且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年,品学兼优,我还要求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3万

帖子

3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9245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2-7-15 23: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秀燕 的帖子

秀燕: 话是这么说,但作为父母的总不免有这种支配的思想在,藉口是为他好!现在,我不得不正视这问题:他是一个独立个体,并且已长大,在学习尊重他。况且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年,品学兼优,我还要求什么!
我明白,父母有支配思想,孩子有独立思想,那我们就要在两者之间找个平行点. 我的经验是先听孩子的想法,再加自己的意见,例如, 我们在大学选专业时就各持不同看法, 最后他要求我给他多一年时间和学费,读两个专业.我们都认同多学个专业没什么不好. 在教导大孩子时最好不要用 要求 这么严格的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9-30 07:50 , Processed in 0.3769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