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的这首诗有一个副标题,“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 消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夜而不报告 曙光/不是一切歌声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 批评北岛的人便引用舒婷的这首诗,来进一步反证北岛的不是。这种评论方式让舒婷不安,她赶紧在文章里申明说:有的批家把我的诗跟北岛的《一切》进行比较,并给他冠上虚无主义的美称,我认为这起码是不符合实际的。舒婷说,我笨拙地想补充他,结果就思想和艺术都不如他的深刻、响亮和有力。我想,舒婷的这个说明,是必要的,也是真实的。 PS.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10-1-14 1:12:5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10-1-14 1:21:4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