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528376> 灵湖寺位于台山市广海镇象山山麓,寺庙所在地相传是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印度僧人智药三藏进入中国的登陆处。当年,智药三藏上岸时曾带着两株菩提树,一棵就种植在这里,一棵种植在广州光孝寺。 灵湖寺就是后人在智药三藏登陆的地方而建。这里曾是文人墨客聚会、赏海吟诗,邻近的农民、渔夫休息、避雨之地,热闹异常。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历经千百年,灵湖寺曾几度修建,直到同治二年(1863)因当地土客械斗,广海城被陷,灵湖寺也被烧为焦土,智药三藏种下的菩提树也枯萎了,只剩下古寺的残垣断壁和门庭、楹联。 而弥足珍贵的是,从这棵菩提树上剪枝移植到附近村落的三棵400到700年不等树龄的菩提树,如今仍枝繁叶茂。 灵湖古寺 见证中印文化交流 找到灵湖古寺并不难,和朋友驱车从台山城区出发,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广海镇,台山市广海镇曾是沿海要地,如今,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临海小城。 据记载当年智药三藏从印度乘舟来中国时登陆的地方就在这个小城临海的一角。 绕过一段小路,我们就来到位于广海城东郊象山山麓的灵湖古寺前。这是一座重新修葺不久的新寺,只有保留下来的“灵湖古寺”石刻门庭、一对刻工精致、字体秀劲的石刻楹联和门前石阶还能让人油然而生怀古溯源的心情。 “灵湖寺始建于南宋乾道初年(1165年),是后人在智药三藏种植菩提树的地方修建而成,枕山面海。寺庙名因为前面的灵湖而来。”广海镇文化站站长刘锡培介绍说,“当年的寺是三进三开间夯土墙斗拱梁架结构的建筑。中庭植有一棵菩提树,相传就是智药三藏进入中国时所带的那棵菩提树,被誉为中国第一棵菩提树!” 站在重新修葺的灵湖古寺前,只见象山左有莲花山,右有马头山,犹如两臂延伸入海,臂间前端有沙岗横亘。 刘锡培说,“可以说,灵湖古寺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见证点。” 在寺庙右侧有一条用砖铺就的甬道,甬道两侧种植的两排象牙红树都有数十年树龄,已成参天大树。刘锡培介绍说,这是后人为了纪念智药三藏而种。 曾是 海上“丝绸之路”歇脚处 重新修葺后的古寺右边,还保留了两堵夯土质地的古墙,古墙边荒草没膝,几许荒凉。 刘锡培介绍说,这些古墙是过去的古寺墙体,只是历经千百年,夯土墙古寺早已被毁,只剩下残垣断壁。 据史料记载,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当时一些华侨等为保存古寺,捐资扩建灵湖寺,使这座寺庙又继续存延,也使灵湖寺扬名海外。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歹徒、盗贼洗劫灵湖古寺,寺内神像的珠链、金箔、玉石等被劫走,寺墙多处被毁。 “历史上广海镇是有名的古城,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之一,也是台山市最旺、最发达的商埠和渔港。灵湖古寺就是‘丝绸之路’的一个见证,一个歇脚点。” 不少华侨还记得它的存在,在关注着它的命运。刘锡培说,后来,经文物、文化、旅游,宗教部门策划,2006年,广海镇提出完成修复灵湖古寺工程,重修灵湖古寺,使它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古海上丝绸之路。 2007年2月,灵湖古寺的修复第一期工程完工。 粤最“老”菩提树: 台山广海菩提榕 经实地测量和计算,台山市广海镇有两棵菩提榕树龄分别达700年和680年,是目前广东省发现树龄最老的两棵菩提榕,属国家一级古树。如今,这两棵菩提榕长势良好,最大的一棵树干要近6位成年人才能合围。 2008年7月,江门市林业局拨付人民币3万元,它们设置了护栏和古树名木保护标识等。 700年古树 腐叶如披纱 在广海灵湖古寺附近的龙船岗村,记者见到了三棵参天古树——菩提榕(俗称菩提树)。 古树树头皮厚凹凸,树身粗壮,树冠阔大,枝叶茂盛。长在村头的一棵树龄680年,如今树干要6人手臂相接才能将它围成一圈;长在村尾的一棵树龄700年,据说要10人手臂相连才可抱住;另一棵树虽然“年轻”,但也已有380年树龄。 这三棵菩提树就是从当年的“中国第一棵”菩提树剪枝移植而来。历经数百年风雨,三棵菩提树仍枝繁叶茂。 在村头的菩提树下,摆放着石桌石椅。村民告诉记者,大树树荫面积大,所以,村里人开会、纳凉,都喜欢到这里来。 广海镇文化站负责人刘锡培介绍说,菩提树虽然结果子,但是,这些果子不会发芽成长成树,只能通过剪枝移植,“说来也怪,也不是想移植就可以的,从当年到现在,很多人都想移植菩提树,但是,除了这三棵外,别的一棵也没有成活。它们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棵菩提树的儿孙。”刘锡培说。 “你有没有留意菩提树的落叶?”在我们参观菩提树时,刘锡培说,“很奇怪,腐烂后不像别的树叶全部化为泥,它的叶面腐烂了,但是,叶脉却完整地保留下来,形成的网状结构犹如披纱一般。” <!-- publish_helper_end --><!-- google_ad_section_end --><!-- 正文内容 end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