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崇拜哪一个偶像歌手,颇欣赏的有那么几位。但真正让我折服的是李娜!“青藏高原”“苦乐年华”“离别家乡”“苦篱笆”“大地”都是我所喜爱的。试着闭上眼睛听“冬天让我刚明白”朔风夹着漫天雪飘的气势那种韵味来吧!更不必说“青藏高原”般辽阔的音域,还有那如泣似诉充满感情的演译,都令我动容!李娜不是用嗓子歌唱,而是用心,用一颗有着第一流的艺术感悟力的心,一颗内涵深刻的天才般的心;一颗在生活的炼狱中浸泡和锤锻过的心;一颗富有慧根玲珑剔透的心在歌唱。她有着极好的分寸感,各种风格的歌,痛快淋漓,缠绵婉约,壮怀激烈,高亢奔放,思念眷恋,都能够表现的恰到好处。她的音色特殊,音域宽广,既有高音的明亮有又有中音的浑厚。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她把握住了歌曲的“味道”,因而动听,因而耐人寻味。正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青藏高原》一曲,无论你走到那里,身处何方,永远是蓝天白云下大草原的感觉。那象是来自天际的一声“哎——”,振聋发聩,有如佛祖的当头棒喝。通曲处理的洒洒落落,广袤辽阔、野味十足,把那世界屋脊神奇壮美的藏族风情,最大限度地地展示了出来。 《唐明皇》主题歌,充满了站在今天回顾过去的无奈和感慨,“几曾见帝王天子有真情,却怎么三千宠爱在一身……只说是明月永照长生殿,谁料到渔阳鼙鼓卷烟尘,……只剩得马隗坡前草青青,到如今春来依旧绿茵茵。”是一声“思想起——唉——,一言难尽——”历史的深沉叹息,这声叹息在李娜的歌声里,表现的非常到位,给人一种长歌当哭,回肠荡气的沧桑感。尤其是“哪啊——”的结尾,有着浓郁的京韵大鼓风,这种说唱艺术被曲作者揉在了歌里,又被李娜运用的得体而优美。深化了含在歌曲深处伊人远去,逝者已矣的吟诵意蕴。 《你家在哪里》是电视剧《常香玉》的主题歌,歌词写得较一般,有些概念化,但旋律优美而富有特色,那特色是歌曲吸取了河南豫剧的成份而成的。难能可贵的是李娜竟能把这一特色完美准确地表现了出来,赋予了歌曲活泼泼的生命力。听起来有别有一番韵味。这韵味是地方性的,也是李娜独有的。 《苏武牧羊》中的“出塞”,是千古第一牧羊人的悲歌。一声苍凉的呐喊,突兀地爆发出来,石破天惊,似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呼啸而致。那悲壮的高音中揉进了沙哑的呲啦声,犹如书法家狂草中的枯笔,自有一种浩大的气势。随着李娜的歌声,你似乎看见苏武披着破烂的衣衫,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怀揣一根光秃秃的节杖,心中蕴藏着不灭的信念和对祖国忠贞的挚爱,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中神情忧郁地缓缓走来。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的磨难,说不尽写不完。是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给了他不改初衷的勇气。“秦时的明月依然明艳,汉时的雄关已经不见,多少英雄的伟业已经被风吹散,一个牧羊人的歌声永留人间。……”酣畅淋漓,摧肝裂胆,唱出了大悲大愤大感慨。听来真如醐醍灌顶。 李娜的歌(且不论她是什么唱法),则如林莽纵横的崇山峻岭,四季风景变化无穷。瀑布飞泉,鸟鸣流啭,阳晴阴晦,星光月色,雨雪霏霏,时则山峰陡峭,时则峡谷幽邃,瞬间雷鸣电闪,转眼又春风拂面,壮丽如落日,绚烂似朝霞。枫丹露白,扑朔迷离,美不胜收。既能如江河奔涌,大气磅礴,也可似小桥流水,轻柔婉转,强弱收放,轻重缓急,皆随歌曲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绚丽多姿,光芒四射的壮观,便是李娜的整体风格。同时也是李娜本人性灵、禀赋和内在感情立体体现。 李娜的歌,一枝一叶皆风流。 可是,我们的李娜哪里去了?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10-2-23 10:49:3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