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04|回复: 4

台山四九镇下坪村委会坡厚村2012。9.25。村容庆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主题

85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伍紫峰

积分
5211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2-9-26 12: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1.jpg 12.jpg 18.jpg 20.jpg 21.jpg 23.jpg 29.jpg 32.jpg 38.jpg 44.jpg 45.jpg 48.jpg 49.jpg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56.jpg 57.jpg 58.jpg 59.jpg 60.jpg 61.jpg 64.jpg 65.jpg 81.jpg 82.jpg 83.jpg 27.jpg 28.jpg 35.jpg 37.jpg 39.jpg 40.jpg 41.jpg 43.jpg 72.jpg 73.jpg 74.jpg 75.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30.jpg 79.jpg 80.jpg 台山乡村曲艺社 台山市四九镇下坪村委会以及附近村委会的普通村民,每天晚上7时左右,便聚集在村头以歌会友。这个习惯,他们坚持了10多年了。因为对音乐的热爱,这群乡村“音乐家”走到了一块,成立了坡厚曲艺社。   这里,能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有经典的粤曲、激情的革命老歌、地道的台山“卖鸡调”……普通的农民奏出了悦耳的音乐,歌喉里唱出了迷人的音调,音乐回荡在乡村的上空,让人感觉奇妙。   据该曲艺社的社长伍国栋介绍,曲艺社的成员都是中老年人,最老的将近70岁了。曲艺社早期的成员是下坪村委会坡厚村的村民。一直以来,村里有几位村民特别爱好音乐,三三两两在田野间一起玩乐器、唱粤曲。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当中,甚至把附近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都吸引过来,这样曲艺社便成立起来了。社员因为音乐才聚在一块的,从来不求工资回报。曲艺社表演的收入全部都用于制作服装、道具等方面。村民所玩的乐器,都是由村民自个儿掏腰包,花几千元买的。发展到今天,曲艺社已经拥有社员40多人。曲艺社在节日期间常到各村登台表演,也参加台山市各项曲艺大赛,多年来获奖无数。   60岁出头的黎姑是曲艺社里的“顶梁柱”。家住四九镇圩的她,每天晚上都带着1岁的小孙女,步行30分钟到曲艺社唱歌。她唱的都是自己编的“卖鸡调”。她说:“我爱写歌,也爱唱歌。用台山话唱,唱的都是台山的新发展。用音乐的形式表现社会、人们生活的变化,歌颂生活的美好。”   60多岁的伍家业是一位盲人,同时也是曲艺社的小提琴手。每天晚饭过后,他都会拿着擦拭过好几遍的小提琴坐在村头,等待每一位社员的到来。他说:“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曲艺社晚上的聚会。有最爱的音乐,还有最好的朋友。没有什么比跟大家一起唱歌、拉琴更快乐的了。”   农民心声   曲艺社的副社长雷伟佐说,近年来,加入曲艺社的村民越来越多,支持曲艺社发展的海内外热心人士也不少。曲艺社经常受邀表演,名字也原来越响亮了。雷伟佐笑道:“这也是通过我们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宣传、弘扬广东音乐。我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更多支持我们,给更多机会,让我们走遍台山各地表演,打响招牌,才能有更多热爱音乐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 伍城 2012-9-26 9:29:12 四九镇下坪村委会坡厚村有群音乐“发烧友” 天天在村头开“音乐会” 曲艺社的社员每天都在村头开“音乐会”,大家一起唱歌、拉琴,感觉很快乐。   有这么一群音乐爱好者,每天晚上7时左右,便聚集在村头以歌会友。这个习惯,他们坚持了10多年。   有这么一群音乐爱好者,即便只是最普通的农民,也会毫不犹豫地掏出3000多元来购买乐器。这种热爱,他们坚持了半辈子。   这群生活在台山市四九镇下坪村委会的普通村民,因为对音乐的“发烧”,他们走到了一块,成立了坡厚曲艺社。近日,记者采访了这群音乐“发烧友”,探访了他们的“音乐殿堂”,聆听了他们与音乐的故事。   文/图 见习记者 陈素敏   A   乡间曲艺社   主角是农民   晚上7点半,四九镇下坪村委会坡厚村村头的旧屋子里,聚集着一群村民,他们肌肤黝黑,衣着朴素,看上去就跟一群普通的农民没什么两样。   随后,他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宝贝——扬琴、唢呐、小提琴……他们仔细地拭擦,像是对待什么宝贝似的,动作轻柔。随后,他们认真地调试音色,摆好架势后,从这群普通农民的手中奏出了悦耳的音乐。音乐回荡在这个旧屋子里,让人感觉神奇。   原来,他们就是今晚乡村交响乐的“演奏家”,也是这个音乐故事的主角们。   40岁出头的李健强是一个生意人,同时也是曲艺社的一份子。他回忆道,自己已经记不清究竟是哪一年加入到曲艺社了。他说:“将近有十年了吧。白天工作,晚上就在曲艺社聚会。偶尔玩玩乐器,兴致来了也会唱几首歌。这种气氛特别好。”   据曲艺社的社长伍国栋介绍,曲艺社大部分的成员都是坡厚村的村民。一直以来,村里有几个村民特别爱好音乐,三三两两在田野间一起玩乐器、唱粤曲。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当中,甚至把附近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都吸引过来,这样曲艺社便成立起来了。发展到今天,曲艺社已经拥有社员30人。曲艺社在节日期间常到各个村登台表演,也参加台山市各项曲艺大赛,多年来获奖无数。   B   每天坚持开村头“音乐会”   曲艺社即便没有接到任何表演邀请,他们仍然会坚持每天在村头开“音乐会”。   经典的粤曲、激情的革命老歌、地道的台山民谣……在这里都能听到。音乐会每晚持续将近3个小时。   50岁出头的雷翠嫦是曲艺社里的“年轻人”。5年前,她对音乐还毫无认识,如今,她已成为这儿的当家花旦。白天,雷翠嫦自己购买一些音乐CD,在家里模仿、学习。晚上,她就来到曲艺社,跟现场的乐器配合。她说:“这里的人对音乐非常认真、严格。唱得不好,唱得不对,他们都会一一说出来。我虽然是业余的,却一点儿都不马虎、懈怠。”   伍国栋说:“只要你愿意,就能参与到我们的音乐会中。不会唱歌、不会弹琴都不要紧。相信到了我们这里,很快就能成为爱音乐、懂音乐的人。”   曲艺社的副社长雷伟佐说:“希望通过微薄的力量去宣传、弘扬广东音乐。这也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来这里唱唱歌、弹弹琴,总比在家里打麻将要好吧。”   C   自掏腰包玩音乐也快乐   雷伟佐向记者介绍,曲艺社的成员都是中老年人,最老的将近70岁了。早在文化大革命前,老一辈的村民曾经在生产队里的文化室学习各种乐器,从此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说:“大家都是因为音乐才聚在一块的。曲艺社表演的收入全部都用于制作服装、道具等方面。我们这里从来就没有发工资,甚至还要村民自己掏腰包,花几千元购买乐器,可是这么多年来,大家从来没有怨言。”   60多岁的伍家业是坡厚村村民,自幼家境贫穷,更不幸的是在他4岁那年,一次急病使他双目失明,终生残疾。伍家业没有妻儿,大半辈子都是一个人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所谓的家也十分简陋,除了日常所需的几件家具外,没有太多的摆设。他的生活也只能靠在国外工作的大哥和嫂子接济。   伍家业回忆,他18岁就开始学拉小提琴,至今将近40年了。由于看不见乐谱,对于音乐,他靠的是感觉和脑子。他说:“要学新乐曲,就一定要死记硬背。曲艺社的社员帮我把音乐录下来,回家后,我反复听,在心中形成大概的乐谱,再跟着录音带练习。”   伍家业向记者感叹,他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曲艺社晚上的聚会。每天晚饭后,他都会拿着擦拭过几遍的小提琴坐在村头,等待每一位社员的到来。他说:“有最爱的音乐,还有最好的朋友。没有什么比跟大家一起唱歌、拉琴更快乐的了。” 《江门日报》2010-12-2日 C2版 【 石花纵横 】
10.jpg
伍紫峰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4044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836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2-9-26 1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文化活动有益身心! 值得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3

主题

9404

帖子

34万

积分

军长

学习ing。

积分
347822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2-9-26 13: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隆重,好诚心.丝竹二胡声声响,鞭炮齐呜庆新容.多谢精采报道.
随缘、随风,随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1816

帖子

1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15883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2-9-26 16: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了,为公益事业多出力!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8471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2-9-26 21: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精彩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7-19 10:05 , Processed in 0.39531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