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8466
3万
旅长
燕子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耀的主啊!你曾以大祭司的身份祷告,恳切求父保守天国的子民合而为一,现在求你教导我们,你如何赐给我们应许,催迫我们联合同心祈祷。我们若有一样的爱心与心志,你就与我们同在,天父也垂听我们的祈求。 天父啊!我们为你的子民祈祷,求你使每一个聚集的小团体都能够合而为一。无论有什麽阻碍合一的事;或是自私、或是自大、或是度量狭窄,或是感情疏远,求你一律除去。凡一切使主的应许失去作用的事 -- 这世界和肉体情欲,也都求你除掉;使我们单单乐意与主接近,在父的恩典中与众信徒彼此合一。 荣耀的主,求你特别感动你的教会,使她相信她在天上有捆绑与释放的能力,乃在乎地上的联合祈祷;这样的祈祷能赶逐撒但,拯救世人,移去大山,促成天国的降临。也求恩主,感动祈祷的团体,使我的教会能在祈祷中有能力,归荣耀给主的圣名与主的道。阿们。[/font]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主说: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我告诉你们,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
论到祈祷的奥秘,恒切祈祷是其中最深奥的之一。主是慈爱的,乐於祝福的,然而对於我们的祈祷,有时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还不应允,我们真不容易了解。这也是信心祈祷的一大难处。我们的肉体极易懒惰退缩;若经过恒切的祈祷,仍未得应允,会以为主不应允必有隐密的理由,所以我们应该停止祈求。这看来似乎是敬虔顺服,其实不然。要胜过难处,非有信心不可。若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主的言语和基督的圣名之上,又把自己交由圣灵引导,所祈祷的单单是主的旨意和主的荣耀,虽然应允迟缓,也不必灰心丧志。圣经上明说,出於信心的祈祷绝不会被拒绝;真实的信心必不羞愧。正如水有不可抵御的能力,但必须先蓄集,等水势高涨,才能发挥其力;祈祷也是这样,必须不断蓄积,到神看容量已满的时候,自会应允。一个农人种田,走了万步,撒了万粒种子,每一步,每一个种子,都是为收获预作准备;所以恒心的祈祷也必须时常重复,每一次都有助於将来的祝福。没有一个信心的祈祷在天上会缺乏功效,点滴的影响累积起来,到了时候就会为忍耐到底的人带下回答。信心与人的意念、人的能耐无关,乃是靠赖永生神的话语。亚伯拉罕多年来,在没有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罗四:18),经上又说:“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来六:12),因此我们知道,主的忍耐是为救恩;我们的恒久等候终将促成主履行他的应许。 在祈祷未能立即蒙应许之时,为了让我们能以安静的耐力和喜乐的信心继续恒切祈祷,我们特别需要了解,主所用的两个词不是形容不义的法官,乃是形容父神的个性与作为,看他如何对待昼夜向他呼吁的人:“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 主说:神“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恩典已经预备好了,神不但愿意,并急切想要赐给求他的人;他的永恒之爱烧在心头,巴不得立时完全彰显给他所爱的人,满足他们的需要。神不会故意多耽延一分一秒;他总是竭尽其力,加速给人应允。
主我的神!使我们知道你的作为,凭信心领悟你爱子的教训。“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让你的温柔之爱,以及乐意施恩给你儿女的心,使我们绝对接受主的应许,就是信必得着,求必蒙允,只待时候成熟。主啊,我们晓得大自然有时节,明白要忍耐等候果子成熟。-- 求主使我确信:若时候一到,主必不迟缓一分一秒;而信心能加速应许的来临。 荣耀的主啊!你曾说,主的选民是以昼夜祈祷为标志。求你教我们明白这道理。知道我们太容易软弱灰心,仿佛至高的神太超越,不断的祈求也无法达到他面前,所以我们没有坚持恳求。主啊!引导我,明白祈祷实在是一种努力;我知道在世事上,如果某次疏懒了,只要再接再厉投注更多的时间心思,就会再度成功;求你让我看见,更完全献身於祷告、住在祷告中,这样我就会求必得着。啊!可赞美的教师,信心的创始成终者,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使我终生信靠爱我救我的圣子;惟有在里面,我的祈祷可以蒙悦纳而得应允。主耶稣啊,惟有在这样的信心中,我才能恒切祷告,不致软弱。阿们。
有人觉得,恒切祈祷的需要与知道已蒙垂听的信心(可十一:24)互相矛盾。其实属灵生命的奥秘之一,就是在渐近与突发上立刻实现与逐步成就间能够协调。因此,恒切祈祷的学习,乃是使心灵强壮,以致信心能有胆量。圣灵的工作不一而足,有些人的信心可能多半是恒切等候的形态,有些人则可能总是感恩得胜,确知所求的已蒙垂听。 布朗贺的生平中,有些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恒切祷告的需要,以及如何对神的回答愈来愈有把握。许多人埋怨他忽略传福音,只顾医病的事奉;尤其他没有得到允许,就医治来自其他宗派的病人。他提出辩词,写道:“我的职份是关怀人的灵魂,我只是尽本分,按照主在雅各书一章6 - 7节的吩咐祷告而已。我从不认为自己有任何能力,也不以为我有别人所没有的能力。但是有一点是对的:我献身成为传福音的人,因此有权柄可以祷告。但是我很快就发现,天门没有完全向我敞开。我常常绝望,想退下去;但是看见那些病患到处求助无门,我的心无法安息。我想起主的话说:‘凡祈求的就得着。’(路十一:9 -10)。我又进一步思想,若教会和其牧者因着不信、懒惰、不顺服,而失去了制服撒但的能力,这种瘫痪、饥馑的情况,岂不正像主说那位朋友半夜求饼的比喻?我觉得我不配像那个人,在半夜、最黑暗的时候,来到神面前,以朋友的立场为我的会友的需要代求。但是,我也不能不顾他的需要。因此我不住叩门,正如那个比喻所教导的,或是像某些人所说的,大胆的假设且试验神。即使是如此,我还是不能让我的客人得不着供应。这时候,寡妇的比喻对我显得特别珍贵。我看见教会就是寡妇,而我是教会的牧师,我应该成为她的囗舌,抗拒那对头;但是主一直没有回答。我不过只求三块饼,且是为客人求的。最后,主终於听了我不断的乞讨,而帮助了我。我这样祷告错了吗?这两则比喻应该可以应用在生活中,但那急迫的需要又是什么呢? 我祈祷的第一项结果是什么?这位起先不肯给我的朋友,并没有对我说,你走吧,我会直接把你朋友的需要给他;我不需要你。他把我当成朋友,给我所求的,让我给我的客人。於是我用了这三块饼,不过要节省的用,因为量很少。但新的客人又来了,因为他们看见我有心帮忙,甚至愿意半夜到朋友那里去求助。我为他们而求,又得到了所求的,不过还是得省着用。有需要的人不停的来到我家,我怎么可能继续帮助他们呢?我是否该硬起心肠,说:‘你们为什么来找我?城里有更大更好的人家,到那里去吧。’他们会回答说:‘先生,我们不能去那里。我们已经去过;他们看着我们饿着肚子离去,很过意不去,但是他们不能找到朋友来满足我们的需要。请去为我们要一点面包,因为我们饿得很难受。’我能怎么办?他们所说的是真话,他们的痛苦令我同情。不论要花多少力气,我每一次都再去,求三块饼。后来我常常比第一次更快得到所求的,量也愈来愈多。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欢喜这种饼,所以有些人还是饿着离开我家。” 他最初赶鬼的时候,经过十八个月不断的祷告工夫,才得到最后的胜利。后来他与神的宝座非常亲近,与眼所不能见的世界交通极为密切,甚至有人写信请他为病人祷告,他只需要仰望神一会儿,就能获得回答,知道那人是否会得医治。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拥有帐号并登录即可获得此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5-4 21:35 , Processed in 0.34786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