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fficeffice\" /> 自有文字以来,书信就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工具。有了书信,就缩短了空间的 距离,哪怕远在天涯海角,也可借鱼雁传书。书信还能长期保存,不受时间 的限制。写出来的“话”,比口语简约、规范并经得起推敲,表情达意的效 果,有时比当面陈述更好。恋人的情书就是很好的例证。古今中外的典籍 中,有许多书信范文,让我们明白,书信不仅是一种应用文,它的内容丰富 多彩、包罗万象。 从古人的尺牍到今人的信札,其中称为家书的,尤其受人关注。私人书信可 以写给任何人,但只有家庭成员间彼此往来的信件,才可以称为家书。杜甫 在安史之乱时,写过一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 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那种因兵荒马乱消息隔绝,翘首期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最能牵动人心引 起共鸣,“家书抵万金”自然成为千古名句。 有些著名的家书,编纂成册,流传于后世。譬如《曾国藩家书》,是清代被 尊为中兴名臣的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汇编。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的梁启 超,留下的家书大约在2000封以上。他通过书信传递对孩子们的情谊,注重 他们的知识训练,和他们平等地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再如《傅雷家 书》,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字 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的挚爱、期望,感情纯真、质朴,读来令人动容。 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驱除侵略者,为了建立新中国,无数志士仁人不怕抛 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他们于戎马倥偬或陷身囹圄之时,写下 了许多泣血家书,文字中充满不屈不挠的壮志豪情,又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 希望,是教育、激励后一代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其中每一封都堪抵万 金。 越过千年时空,现在借用“家书抵万金”来比喻家信的珍贵,并不为过。几 年前,鉴于现代通信方式的多样化,传统家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出于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也许将不知家书为何物”的担忧,由费孝 通、季羡林、任继愈等文化名人联袂倡议,发起了一项旨在抢救传统家书遗 产的活动。从数万封海内外华人家信中精选了三百余封结集出版。这部家信 的第一辑,由季羡林题名,书名用的就是《家书抵万金》。 尽管学者们用心良苦,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通信手段极其方便,家书作用日 渐式微。一家人不管分开住在何处,有什么事,拿起电话就能够交流。即使 远隔重洋身在海外,互联网上通过视频,不但可以随便聊天,还能看到容 貌。家书,作为亲人之间的交流手段,尤其是作为父母对子女的一种教育手 段,难道真的不重要了吗? 家书,作为亲情的载体,应该引起知识阶层的高度重视。如今,年轻的父母 都愿意用拍摄的手段来记录下一代的成长。殊不知,在儿童成长的各个阶 段,如果你们能以家书的形式,写下对他的关心、期望与祝福,等孩子学会 阅读时,那才是一份最珍贵的礼品。平时家长对青少年频繁的说教,已经让 半大的孩子厌烦透了。如果郑重其事的给他写上一封信,说不定会产生意想 不到的效果。有些当面难讲的话,完全可以通过书信的交流,“化干戈为玉 帛”。青年人遭遇到困难和烦恼,想要倾诉,为何不给父母写信求援呢?坦 率地交流不但能化解心中的郁结,还能收获一份来自亲人的抚慰。 家书,最能体现亲人的挚爱。一封家书报平安,是多少父母、妻子的企盼 啊!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平白如话地唱出了当代青年的一种心境。家庭 琐事,健康状况,就业谋生,人生哲理、国内外大事,均可在家信里得到交 流。写家信与平时跟家人聊天不同之处,在于它比较认真、郑重,更受到对 方的重视。反复阅读、会使亲情更浓。在互联网时代写家信,不一定动笔 墨,付邮寄。只要彼此有电子邮箱,完全可以通过上网来完成。可是正因为 这样,笔墨信笺才显得弥足珍贵。笔写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信息和熟悉 的字体与签名,那种感受是在线阅读无法代替的。 家书是亲情、伦理、良知、道义给予心灵的慰藉。家书所彰显的亲情文化和 民生理念,可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教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书 确实抵万金!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09-10-20 18:39:2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