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龙的-心

<故乡拾梦>一篇令你追忆昔日乡土情怀的散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240

帖子

589

积分

排长

积分
589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5-13 15: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故乡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千年的文化积淀百年的历史沧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与伤痕,也赋予了故乡深刻的内涵。生活在故乡里的乡亲们,不管世事如何变化,生活多么富有,始终保持着谦虚、质朴、含蓄的本性,没有世俗的烟火味。今天的官二代说“我爸是李刚”,那是纨绔的轻狂;时下的富二代开着宝马车去撒野,那是败家的浅薄。哥,那飘着阵阵泥土芳香的黄土地-----香步乡,永远是我们激情的向往,是我们的生命之根,是我们灵魂的栖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主题

934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178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5-14 00: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故乡拾梦》, 深有同感。 移民对故乡的情感,矛盾复杂:刚到海外时,一切不适应, 自然会怀念故乡种种的好; 但过了几年回乡一转, 发觉故乡的人事风景早已变得物是人非, 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了,难免失落;再过几年, 发觉回到故乡好像变成陌生人, 有可能和周围的人和事都格格不入,最后只好接受事实:我们已是游离于故国他乡之间,两头不到岸的边缘人。倒也开始安心在他乡的生活,未尝不是好事! 下面几篇回国杂感旧文,与大家分享相似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主题

934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178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5-14 00: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國雜感之一 ---- 簽証風波

回國雜感之一 簽証風波
9/28/2006 发表于 《星岛日报》副刊
買好了机票﹐我以為万事大吉了,只等到時拿了行李去机場就可以飛回中國。 直到一天朋友問我辦好簽証了沒有,我還一頭霧水,“簽什么証?我完全不知道呀!為什么回中國還要辦簽証?”“你不知道嗎?還不是‘9.11’后,美國對入境者加強了防範,好像要求中國留學生進境時必須留下指模記錄,中國政府于是進行報复,取消了美國人去中國落地簽証的优惠,一律得預先在當地的中國領事館辦好了簽証才可以入境中國 …… 你現在是美國公民,拿的是美國護照,當然要辦簽証啦!” 哦﹐原來如此﹗中美兩國之間政治較量﹐結果還不是為難和麻煩了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 朋友的一席話像一盆冷水,把我一直高漲的回國熱情,澆滅了不少。我納悶﹕怎麼去加拿大﹑去南美洲﹑去歐洲都不用預先簽証﹐反倒“回” 中國卻要簽証了?雖然加入了美國籍﹐我一直还是把自己看作一個中國人,但從中國方面來看,我和別的美國人一樣,已經是一個“外國人”了,那我回中國還能說是“回”嗎? 按朋友的吩咐,我帶齊了証件去領事館辦簽証。我特別提早出門﹐好趕在領事館午休前把事辦完。但“人算不如天算” ﹐地鐵偏偏故障﹐我比領事館規定的午休時間遲到了五分鐘﹐很不幸﹐我得白白花五十五分鐘等他們午休完﹐重新辦公。因我排在隊伍前頭﹐又證件齊全﹐辦理簽証過程倒挺快速簡單。到辦完時﹐坐在窗口里的工作人員翻看了几遍我遞交的証件,問我:“中國護照帶來了嗎?” 我不解,追問:“申請簽証不是需要美國護照就夠了嗎?為什么還要中國護照?” 工作人員沒給我任何更多的解釋,把收据交給我時,以不容置疑的語氣再次強調﹕“來拿簽証那天,記得把中國護照帶來。” 四天后,我帶來我的中國護照,連同收據﹑應交的費用一起遞進窗口時,我還在疑惑:為什麼一定要看我的中國護照﹐是不是搞錯了﹖坐在窗內的人收過我的中國護照﹐翻翻看看,一聲不響﹐突然拿起旁邊一把剪刀就剪起來。站在窗口外的我,看著那剪刀剪下去,竟似剪在我的心上,猛縮成一團﹐又神經質的“啊----”一聲叫出來,仿佛是要阻攔那人的舉動。但那“啊----”一聲是那么柔弱無力,或者我根本就沒發出任何聲音,窗裡的那個人無動于衷﹐連眼皮都沒抬一下,繼續剪著。退還出來的中國護照被剪去一角,已被作廢,意示着我的中國籍身份再也不會被承認了! 中国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當初選擇入美籍時,就意味著自愿放棄了自己的中國籍身份。中国与美国籍身份,就像鱼与熊掌,既然魚与熊掌永遠不可兼得,又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做了選擇,早就應該有心理准備,没什么好后悔了。但是親眼看著自己的中國護照被廢,我心里還是很不舒服,失落﹐一時接受不了現實。人呀﹐真是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主题

934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178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5-14 0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國雜感之二 ---- 一切都变了

回國雜感之二 一切都变了 10/12/2006 发表于《星岛》副刊
已經很多年沒回中國了﹐中國在我的記憶中似乎已成一個遙遠的夢,但又是那么夢系魂牽,令我念念不忘。我渴望回去看看我出生与成長的小山村;重臨讀過書的學校,在校園沿着舊日的足跡,緬怀學生時代青澀淳朴的情怀;我怀念家鄉特產的美食﹐也挂念國內認識多年,還難能可貴保持聯絡的朋友……一切一切,都好像在向我招喚,按捺不住的回國愿望,一天比一天強烈。紐約的朋友笑我得了思鄉病,我承認自己得了思鄉病,而且病得不輕。 朋友和親戚在信中、電話中無數次向我描述了國內的變化,但當我親身面對時,才發現這變化遠遠超出我的意料之外。我曾經讀過大學的省會城市,通了地鐵,城市版圖擴大了幾倍﹔原先校園所處的僻靜城市邊緣區發展成了繁榮熱鬧的市中心區﹔到處高樓大廈聳立,大興土木﹐一派欣欣向榮。我為這發展而欣慰,卻也悵然:眼前的這個城市已不是我想念中的城市,它現代化﹑摩登﹑時尚,朝世界上最發達城市的模式發展﹐也越來越沒了自己的特色。回讀過的大學一看,我們以前上課的系樓、住的宿舍都已拆除了。朋友說﹕ “這個城市天天都在變樣,我在這里出生,成長,都找不到歸宿感,更何況是你?” 與城市的欣欣向榮﹐熱火朝天相比﹐鄉鎮卻是清閑冷落得多。鄉下老家的村子以前有十几二十戶人家,如今出國的出國,搬到城里的搬到城里,只剩下幾戶長住了。剩下的也是老人和小孩﹐年輕力壯的都到城里打工賺錢去了。以前這村子是多么熱鬧呀,我還記得和小伙伴們捉迷藏,在巷子里穿梭追逐,一路撒下爽朗純真的笑聲。我一直覺我們村子美麗得就像世外桃源:清一色的青磚樓房,圍繞村子有農田﹐菜園,果樹,榕樹,竹林……村后青山環繞﹐村前小溪緩緩流過。如今卻是殘牆斷瓦﹐雜草叢生﹐冷冷清清的死寂与荒蕪。 村前的小溪呢?我是迫不及待的赶著去与它相見的。記憶中的小溪流水清澈見底,岸邊是細白的沙灘与青綠草坪。小溪曾經是我們兒時玩耍与度過美好時光的地方:在溪里釣魚,捉蝦,摸蜆,洗澡戲水,在沙灘草坪上追逐、翻跟斗。我還沉浸在小溪往日的美麗,眼前的景像卻使我吃惊:沙灘与草坪已被摧毀﹐不复存在,溪水泥黃渾濁,岸邊一遍泥濘,無法下腳……真是相見不如不見﹗ “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我問村里的人。“回來的一路上,你沒看到新建了許多樓房和新筑的公路嗎?用的沙子都是由我們這河里挖的,一直有几條船專職在這河里挖沙子……”有得必有失,原來現代化建設是要付出破壞大自然為代價來換取。 小鎮上的電影院曾經是我最愛去的場所。讀中學時,緊張學習之余﹐與朋友看一場電影是難得的輕鬆和最大的享受﹐種種情形﹐想來還好像在昨天﹐歷歷在目。奈何﹐電影院卻已經廢棄閒置了。日落時分﹐和友人在電影院門前走過﹐寂靜的老城區﹐仿彿一切都已凝止﹐只有我們兩人的腳步聲﹐在空曠的舊街道中﹐格外清晰﹑悠長。朋友告訴我:“現在的人不是忙著賺錢就是閑著打麻將,沒人看電影了。要看也只是看廉价的盜版碟,誰還進電影院看?” 一切都變了,中國已不再是我記憶中的中國,也不是我想像中的中國。倘若回國是為了尋找記憶中的舊事物﹐註定是要失望的。前塵往事已像斷線的風箏﹐飄落迷失在某個隱密的角落﹐無法尋找得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主题

934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178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5-14 00: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國雜感之三 ---- 此岸彼岸邊緣人

回國雜感之三 此岸彼岸邊緣人 2/5/2007 发表于《世界日报》文学副刊
飛机在中國南方那個大城市的机場降落,我怀著近鄉情怯的忐忑心情步出机場門口,扑面而來的熱浪讓我覺得驟然掉進滾燙的油鍋,熾熱而潮濕的空气嗆得我無法呼吸,几乎窒息。被熱空气包裹着,我像被點了穴道,無法動彈,又像迷失了方向,不知該朝哪裡邁步。在紐約,我經常抱怨北美天气的干燥寒冷,一直怀念家鄉的溫暖。但相隔多年,我卻發覺,我更無法适應中國南方潮濕悶熱的空气了。 一連几天,我大多時間都呆在有空調的房間,只是早上和傍晚沒那么酷熱時才外出走動。大多由美國回中國的人要倒時差,這很正常,我卻是既要倒時差,還要倒溫度差,真不可思議,連我自己都覺得諷刺。 一直很喜歡<<綠葉對根的情意>>這首歌,“不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情牽著你,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裡......”每次唱起或聽到,我都覺得中國永遠是我心向的根。我一直以為我沒變,回到中國卻讓我發現,在异國文化中生活了這么多年,我早已不知不覺的被潛移默化了,我已不再是原來的我。再次面對國內的生活,我已經不習慣,覺得陌生﹐無法适應了。很多時候,我無法融進人們的交談中去,明顯的覺出我們之間的隔膜 ---- 我只不過是個外來者。連可惡的蚊子也知道我是個外來入侵者,排斥我,叮得我手上腳上滿是紅點,奇癢無比,目不認睹。親戚朋友還取笑:“美國回來的人是不是肉就甜點,血比較鮮點,怎么蚊子就叮你而對我們毫無興趣?” 電視里正播放着體育比賽﹐朋友問我到底支持中國還是美國。剛到美國的時,無論看什么比賽都自然的站在中國一邊,把美國視為敵對的一方,只為中方打气加油。現在﹐我更多的把体育比賽看作是供人欣賞的娛樂運\動﹐至於比賽的結果,誰輸誰贏已不重要,我會為所有胜出的人喝采,為所有失手的人婉惜。朋友說你怎么這么沒有立场,我還真的沒有了立場。 從紐約回去﹐談話中自然會聊到“9.11”的事,但談着談着就有人蹦出“總算有人教訓一下美國人了!”之如此類的話。每當此時,我只能保持沉默,無言以對。 說這話的人,以隔岸觀火的姿態,是永遠無法明白我們親身面對這場災難的人的感受的。 中美兩國 --- 一個是我出生和成長的國家,另一個是我現在居住和生活的國家 ---之間有太多的糾纏不清,互相依賴而又互相敵對,兩國的人們也有太多的誤解甚至仇視 。我無意責怪任何人冷血或思想狹隘,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從來沒離開過中國,一直生活在中國的話, 很有可能也說出同樣的話。 朋友問如果中國和美國之間發生戰爭,我幫哪邊?當初入美籍口試被問到是否效忠美國和為美國而戰時,我回答了“是”才被獲准成為美國公民的。如果中美之間真有戰事發生,该怎樣選擇呢?我只希望世界和平中美兩國永遠友好,我不必做任何兩難的選擇。難得朋友想得週到,為我設想好了退路,叫我“在戰爭爆發之前,赶緊跑回中國。”我想,事情如果這么簡單就好了,如果真有戰爭發生的話,我們可能會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美的日本人一樣,統統被關進集中營去吧! 時光流逝,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一切,包括我們自己。一位朋友曾經說過,在美國久了,會怀念中國,很想回國看看,但每回國一次,就覺得自己离中國越遠,更多的不屬于中國了,但也沒發覺自己屬于美國更多,那种感覺很無奈,很失落。 生活如同一條不斷流淌的河流,故國他鄉就像河的兩岸,有時,我們乘搭的船只能在河上隨波逐流,兩頭都靠不了岸,此岸彼岸,我們都是融不進去邊緣人。上不了岸時,就讓我們安靜的躺在船上,好好欣賞兩岸的風景吧,到船可以靠岸了,就到岸上走走,置身其中,感受兩地不同的風土人情。或許我們應該興幸,身為邊緣人,有時我們可以在兩岸之間,自由的游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249

帖子

823

积分

排长

积分
823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06: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jiongweichen于2012-05-12 11:59发表的 : 正如魯迅在(故鄉)的文中所描述: 故鄉的山山水水都漸漸遠離我! 您(仲文)的情況跟魯迅闊別二拾餘年回到故鄉所見所聞,家鄉的变化一樣,時光匆匆,二拾餘年一覚揚州梦!笑問客從何處來?  
知我者谁?隐姓埋名,恕我无礼,笑问高人何许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249

帖子

823

积分

排长

积分
823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08: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楼(残阳) 的帖子

无论再过多少个年轮,故乡这种情结永远连糸着那古榕的根脉,乡土气息的独特韵味幽思悠长,深深地根植在游子的心灵深处,牵引着我陶醉和穿越岁月的沧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249

帖子

823

积分

排长

积分
823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09: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背影于2012-05-13 15:20发表的 : 哥:记忆中,30年前的每一个黄昏时刻,我都奔跑着飞向你村子,因为想早些“霸个靓位置”观看港台电视剧——《天蚕变》,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当年你村里人气旺盛的情景?记忆中,您村里应该是我们乡下最早有电视的村庄,所以当时或远或近的村民都相拥聚集在您村子看电视。30年后,去年11月份,您邀请我到您家里做客,让我有机会重温当年的足迹,真的让我感慨万分!
背影:七十年代由我香港伯父梁洪活先生捐赠的一台黑白二十四寸电视机,当时热爆四周乡村。一到晩上,人山人海,使简朴的乡村生活带来了无尽喜悦,正如你所说霸个靓位一点都不夸张。幕幕乡土趣味横生,往事回味无穷。此刻心与境的交縈互染,又引领我这位海外赤子穿越这段历史荣耀之中,再次写下了一段不老的传奇,更加唤发我对前辈和先侨的敬仰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4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纽约大乡里

积分
3960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5-14 11: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國雜感之三 ---- 此岸彼岸邊緣人

引用第14楼犀利姐于2012-05-14 00:52发表的 回國雜感之三 ---- 此岸彼岸邊緣人 :
回國雜感之三 此岸彼岸邊緣人 2/5/2007 发表于《世界日报》文学副刊
已经脱离老师的作文模式,可见经常从事写作,没有多余的装饰词藻,语言通俗容易理解,描写心理随环境变化,实事令读者产生共鸣,无容置疑优秀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657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078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5-14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7-14 06:37 , Processed in 0.3680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