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明1234

检阅过去,策励未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876

帖子

3006

积分

连长

积分
3006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13: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蔡棟銘同学:雷永浓同学当年是每天清晨广播体操的領操,又是学校田径队的中長跑运动員,家鄉是石桥附近的。当年与你在广播站合作的那位高中同学名叫陳立威,我高一时他高二,現居香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3726

帖子

8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8330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3-9-1 18: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1234 实在好记忆力。学校里的很多事情,我忘记了不少。但你还记得很清楚。 陳立威 是我班的同学, 也是我相邻的床位的好友,晚上往往聊天到打困才睡。当时学校的 扩声器材都由他管,而他对这方面也特别有兴致。自装了一台单管矿石收音机,后来又改装 为半导体收音机--是用由香港的谁寄来的当时很罕见的半导体所组装成的。把天线沿着床柱 引向屋顶的横梁,上下床的同学总是不小心把他的天线卡断。 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总是围着毛巾,满头大汗的组装收音机的样子。 一收到有声音,马上就叫醒我来听,很得意地说这是广东台,那是中央台。哦--,香港台 也能收,但不要收听。但音乐可以听一下。各位,当时是不准收听香港台的,如果知道了就 是偷听反动电台。---等等。 --------。 遗憾的是,离开学校后就一直没有见过他了,有人说是后来当老师,又后来去了香港。这 倒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但后来班里的同学见面会,没有一个人见过他,这是倒有点意外。 是的,当时的学生会主干部是赖金声,现在在广州。还有一位女的叫黄琴音,这应该是大家 都认识的人物了,现在在加拿大。和我一直保有联系。三人都是高三二班即与我同班的同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876

帖子

3006

积分

连长

积分
3006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21: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東旋同学:问你好。提起那几年的红楼生活,話兒又多了。説到自行组装收音机,那时是一种風气,从学生到老师都是這样。那时高一和高二的男宿舍是在福寧医院的旧址,同学们在課余时都忙于组装,連几位物理老師黄超北,黄卓森,黄樂群也是如此。陳立威同学我在香港見过他,那是几年前的事。在校时,我在学生会任职,与你班雷炯仰,高三【1】班張民声同在学习部,黄琴音同学在文体部。还有一位余妙珠同学,記得麽,她和琴音同学是好朋友。琴音同学,我打听很長时间,無法知道她的去向,真是【踏破鉄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学生会工作期间,琴音同学經常协助我【越华青春】板报的出版工作,你有她的联系方式麽,請告訴我。还有你们班黄景岳,李奕义,馬金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3726

帖子

8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8330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3-9-2 20: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我将你的话告诉了黄琴音。她说她也记起你来了,说和妙珠(现在在美国)、你和穗伟(?) 四人在大串连时候,到广海曹伟炽家穿连。当时还照了很多照片,但后来都失掉了。我说:“失掉多 好!省得你挂心挂肠过不了安稳日子。” ------。 最后,她说请你告诉她你的联络电话,她将会打你电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204

帖子

603

积分

排长

积分
60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9-2 23: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1234:你们提到的雷永浓同学,不禁又使我思潮万千,雷永浓同学高中是和我一个班的,在那戈,仇,中,他的伤害最大,一个积极上进的同学,只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他在“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狂澜恶浪中挣扎,在班会上只讲了句“解放前父辈对农民的剥削,那时我还沒出世”的实话,只不过认为自已也有革命的权利,结果就成了众矢之的。疯狂的年代疯狂的人;受愚弄的一代也成了被祸害的一群。谁之过,让历史去评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1582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389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9-3 1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1234:你们提到的雷永浓同学,不禁又使我思潮万千,雷永浓同学高中是和我一个班的,在那
戈,
仇,
中,
他的伤害最大,一个积极上进的同学,只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他在“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狂澜恶浪中挣扎,在班会上只讲了句“解放前父辈对农民的剥削,那时我还沒出世”的实话,只不过认为自已也有革命的权利,结果就成了众矢之的。疯狂的年代疯狂的人;受愚弄的一代也成了被祸害的一群。谁之过,让历史去评说吧。
老子反动儿混蛋(论两岸的权贵子弟之出路)
文革初期,由中共權貴子弟成立的紅衛兵組織,曾提出一個反動的「血統論」口號:「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老子革命兒接班」;因此,他們皆以「紅五類」自命,並藉此在全國掀起一場血腥暴力的紅色恐怖。 ~~~~~~~~~~~~~~~~~~~~~~~~~~~ 1. 17歲的李戡,是李敖的兒子。7月底,他出版的處女作《李戡戡亂記》,批判台灣歷史教科書,口氣與渠父親李敖如出一轍;此外,這廝還批台灣的教育有如「臭狗屎」。同時,他棄台大而高調地申請入北京大學;並且,揚言「沒辦法對台灣這些大學有什麼期望了!」 日前,李戡到北大報到時宣稱:「能和爺爺一樣唸北大,是很好的選擇。」;因此,他在申請書中寫道:「我已考取台灣大學。雖然台灣是祖國的一部分,但我想到祖國念最好的大學,因為希望我是它的一部分。」 其實,上述的這般動靜,實屬典型中國無恥文棍的“吃肉罵娘”,諂媚敵酋的戲碼;其本質是,由一個七、八十歲無行文人,與一個五、六十歲視自己乳房為交際工具的婦人合謀\,操弄一個未成年的黃口小兒罵街的欺世騙劇;好似,一對乞丐夫婦買來一個智障孩兒,將其打殘推上街邊討飯一樣。所以,不值得一批,且掩鼻而過吧! 但是,此一現象與「老子反動兒混蛋」此說倒是不謀\而合;誠\如,台語所云:「甚麽蛇,生甚麽蛋!」。同時,這種現象也在台海兩岸政治舞台上演著,並由權貴子弟擔綱;只不過是,他們都是「反動裝英雄,混蛋扮好漢」! 2. 文革結束後,中共清理打、砸、搶和造-反份子;但是,卻放過了參與造-反的中共權貴子弟;例如,積下民憤很深的血統論紅衛兵組織聯動成員;所以,當時北京市民要求清查聯動份子孔丹,權傾一時的中共元老亦是血統論的組師爺的陳雲曾這樣批示: 孔丹(中共中調部長孔源的兒子)是我們自己的子弟,是我們將來可靠的接班人,不是清查對象。 據悉,陳雲還講過這類的話:我們的子弟接班,至少不會反對我們。在中共十七大新產生的權力班子中,有好幾位新貴即是被豁免了文革打砸搶罪行的權貴子弟,如政治局委員薄熙來為聯動份子,另一名政治委員李源潮是文革中搞武鬥的頭頭。 陳雲這一批示此後成為中共一條不成文的組織路線,從此大量中共官員和軍頭的子女被納入中共培養接班人的隊伍中,經過二十多年歷練和逐層提升,終於在中共十七大大舉進入權力中樞,正式掌權。對此,本屆退出權力核心,本人也是標準正紅旗太子黨的曾慶紅起了關鍵作用。 由於,紅色權貴的「老子革命兒接班」「父傳子家天下」之專制皇權思維的血統論,是文革結束後中共特意推行的組織路線;殊不知,轉眼數十年過去,今天中共權力場中的現實正是如此。所以,中共十七大政治局委員中,權貴子弟超過三分之一,是一個現代版的「皇族內閣」;因此,由陳雲首倡,曾慶紅力行的血統論路線已得以實現;所以,目前中共十七大新產生的權力班子政治局及政治局常委會正是這一組織路線的開花結果。 十七大權貴子弟空前大比例盤據中共權力核心,是中共既得利益集團日趨裙帶化的必然結果,也是一種赤裸裸的現代版父子世襲的家天下政治,與北朝鮮金氏王朝的權力接班本質如同一轍。其差異僅是:北韓金氏政權是一家裡父子相傳,而中共政權是一群老子傳給一群兒子;然而,在台灣的官場何嘗不是如此? 試問,馬英九其父何人?郝龍斌之父是誰?周錫偉的爹是何出身?果然,確實個個都是「老子扮英雄,小子充好漢;老子天生反動,兒子本性混蛋」! 作者:
雲端行者獨眼鷹
2010-8-28 (2010/08/28 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1582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389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9-3 1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首文革血统论和出身论
1966年7月29日,北京航空学院附属中学出现一幅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是:“基本如此”,公开喊出了以血统划分好人坏人的口号。据中国官方内部统计,文革中非正常死亡人数有两百多万人,受到迫害株连的人达到一亿多人,超过中国当时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所谓出身不好的人应该居多数。 *红与黑:以血统划线* 8月12日,已故前中国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谭政文的儿子,北京工业大学三系文革小组组长谭力夫和刘京联合写了一张题为《从对联谈起》的大字报,提出要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作为党的阶级路线来实行。8月20日,谭力夫在一次辩论这副对联的大会上大肆鼓吹这种观点,使他在全国扬名。 这副对联、谭力夫的讲话、以及他和刘京的大字报在中国掀起一股公开讲究家庭出身的风气。以高干子弟为首的学生红卫兵自称“红五类”,即来自革命干部、革命烈士、革命军人、工人和农民家庭。他们的对立面就是“黑五类”,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份子和右派分子及其子女。谭力夫又加上资本家和走资派,变成“黑七类”。 当时,“黑五类”的子女被称为“狗崽子”,不准戴毛泽东的像章,不准唱毛泽东的语录歌,也不准参加红卫兵。 *红色暴民的打-砸-抢-抄抓杀* 全国各地兴起主要针对“黑五类”的“抄家”行动。1966年8月,北京的红卫兵抄了3万多户;上海的红卫兵抄了10万多户;武汉的红卫兵抄了两万多户。 还有一些地方对“黑五类”及其子女进行屠杀。例如在北京的大兴县,有325个“黑五类”和家属在1966年8月27日到9月1日之间被打死,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仅出生38天,其中有22户人家是全家被打死。在广西的宾阳县,20天里屠杀了3000多人。在湖南省道县,两个月里杀了4000多人,逼迫自杀300多人。 *领导人批血统论*但是谭力夫等人没想到,中央文革表示不赞成对联的提法。1966年8月2日,陈伯达对红卫兵说,这种说法“不全面”。毛主席号召我们要团结大多数。血统论不利于团结大多数。8月6日,江青和陈伯达在接见红卫兵时对他们这种阶级路线分明的做法表示支持,但是建议将对联改成“老子英雄儿接班,老子反动儿背叛”。于是,一首题为《鬼见愁》的流行歌曲应运而生,歌词是:老子英雄儿接班,老子反动儿背叛。要是革命,你就站过来;要是不革命,就滚他妈的蛋。要是不革命,就罢他娘的官,就滚他妈的蛋。10月9日,周恩来否定了谭力夫提出的“黑七类”的说法,说“谭力夫讲话是典型的形‘左’实右得很”。 10月16日,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长篇讲话,将对联和谭力夫的观点斥责为“反动血统论”。 10月24日,毛泽东亲自出面了。他说:“学生有些出身不大好的,难道我们都出身好吗?” *“联动”抗命遭镇压* 此时,大批高级官员开始受到文革的冲击,以高干子弟为首的红卫兵在1966年12月成立了“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就是所谓的“联动”,公开与中央文革对抗,而且暗指毛泽东专制,想保护自己的父母。他们提出的口号包括“反对乱揪革命老前辈”,“江青太狂了”,“踢开中央文革”。他们还扬言:“中央文革把我们逼上梁山,我们不得不-反。” 不出一个月,“联动”被宣布为反革命组织,100多名“联动”骨干成员被逮捕。12月18日,谭力夫被逮捕。《北京之春》杂志主编胡平说:“他们对红卫兵的不满,以至于后来的抛弃,是由于他们进一步地要批判各级,包括一些高级干部,要批判老革命的时候,而这些红卫兵,由于他们不了解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他们就出来反对,中央才决定要抛弃他们。“所以并不是因为他们强调出身,因为你文化革命革到老干部头上来了,他们去保老干部,所谓‘保爹保妈’,成了一支特别有力量的保守力量。毛和中央文革就翻过来把他们打下去。” *《出身论》借机出世*几乎在这同时,北京青年工人、“右派分子”的儿子遇罗克在《中学文革报》上发表了《出身论》,猛烈抨击了弥漫中国上下、以家庭出身决定前途命运的歧视行径。他指出,依照推行血统论的人的观点,“老子反动,儿子就混蛋,一代一代混蛋下去,人类永远不能解放,共产主义永远不能成功。”他写道:“一切革命青年,不管你是什么出身,都应受到同等的政治待遇。” 遇罗克的文章与中央文革对血统论的批判遥相呼应,在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记者采访了遇罗克的弟弟、当年《中学文革报》的负责人之一遇罗文。记者:在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中央文革来出来说反血统论,这个《出身论》也不会出来。遇罗文:对,出不来。出来也得变成反动文章似的被满处追查。因为我们说实在的是利用了他们宽松的环境,乘那个机会把我们自己想说的说出来。我们所以能敢出这个报纸,遇罗克的文章能发表,这都是借着这个机会嘛。记者:当时你们想过,后来中央文革会反过来打你们吗?遇罗文:也可能不打,那当然了。记者:为什么你们会想到有可能不打呢?遇罗文:因为毕竟中央文革也是反对血统论的,那我们也反对血统论,那有什么不对呀?记者:你们当时有没有看出来,中央文革反血统论是假的?遇罗文:那我们看不出来。 *当局对出身论封杀而不批判* 1967年4月,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宣布《出身论》是反-党的大毒草。1968年1月5日,遇罗克被捕入狱。 中央文革并没有像批判血统论那样大张旗鼓地批判遇罗克的《出身论》。遇罗文:中央文革刚开始还不说反对。像陈伯达就曾经说过,你们可以辩论,就是关于《出身论》这篇文章。等后来,戚本禹就开始说了,就说这个《出身论》是大毒草。记者:他明确说了到底哪一条是大毒草,哪一条跟“我们党”的政策不一致吗?遇罗文:噢,他没这么说。因为他也不敢这么说。因为他如果那么说的话,他从道理上站不住脚。因为共-产-党宣传的血统论执行血统论的政策,也并不是说光明正大公开地说。都是嘴里说着,我们不歧视什么什么的,把人不应该分成三六九等,但是实际上在具体政策上,它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记者:也就是说当时根本就没有说遇罗克到底反动在什么地方。遇罗文:对。没有。记者:就给抓走了。遇罗文:刚开始抓走不说什么。等到判的时候,只是说书写大量反动文章,组织反-革-命集团,都是这类的话,含含糊糊的,没有什么具体的。 *“联动”成员出狱 遇罗克入狱*在血统论上对立的两派人都进了监狱,但是却有不同的结果。1968年4月22日,毛泽东下令释放了100多个被逮捕的“联动”成员。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这些人,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继续跟着党,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在周恩来的努力下,谭力夫也于1968年5月29日被释放,而且改名叫谭斌,很快进入了那个年代年青人最向往的军队,还成为军官。胡平说:“尽管对联、血统论受到很严厉的批判,但是到后来,这些干部子弟本身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特别是到了后来上山下乡了,他们很多出身好的去当兵了,开后门干这样、干那样去了,等到一旦有推荐当工农兵大学生,那么他们也是近水楼台。“在工农兵大学生中间,这个干部子弟占的比例是超乎寻常的高,都反映了整个文革,一直到四人帮被打倒之前的10年之内的时间里面,家庭出身的歧视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遇罗克的理想幻想和以身殉道* 与此同时,遇罗克也以为有朝一日他会出狱。当年由于讲了几句对江青不太恭敬的话而被判处死刑的张郎郎曾经和遇罗克关在一起。记者:你觉得他当时写这个《出身论》是不是受了陈伯达的鼓励,起码是精神上的鼓励?他看到中央文革对血统论并不满意,所以他就势把这个东西写出来,他实际上是支持中央文革的,因此他不会受到后来他所受到的那种迫害?张郎郎:接着的事实也是这样。他告诉我,也是暗示我,他说当时中央文革跟《红旗》杂志都找过他,跟他谈过,可能是给他了某些支持和鼓励。他说,像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人,这种机会根本是千载难逢。明明知道是有很大的危险,他说:“即使为这个我要付出什么”,“我也值了。”这是当时他的原话。他当时是支持文革里边的平民主义的思想。因为当时提出来,消除一切官僚。他是觉得,这个是正好要把中国新出现的所谓新阶级、新等级,把它扫平。他说,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就好了。因为“黑五类”就可以重新站起来了。他当时的基本思想是这样。记者:他的这个想法实际上和毛泽东当时要打倒党内的走资派的想法是一致的。张郎郎:对。所以他当时抱了很大的希望。他支持中央文革,但是他同时也反对了49年以后的所谓阶级政策。当时遇罗克根本觉得他很快就会出去了。他说,我要出去以后,我去找陈毅,让他帮你说说话,让你免一死。 然而,尽管遇罗克批判的是中央文革批判的血统论,尽管遇罗克在入狱后向当局表示:“我是拥护社会主义的,要相信在解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中国青年是有觉悟的。”“我的日记可以证明我对党的热爱和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但是他再也没有重获自由。 1970年3月5日,27岁的遇罗克被枪决。 *谭力夫当官 遇罗克平反无抚恤* 文革结束以后,改名为谭斌的谭力夫先后担任过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文化部办公厅主任、以及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当年和他一起主张血统论的刘京则成为中国公安部副部长。 1979年,中共为遇罗克“平反”。记者:政府当时正式道歉了吗?遇罗文:谈不上道歉,反正有一纸通知,就是“无罪”,就这么一句话。公安局多次到我们家表示慰问。至于抚恤金,没有。只是把他从被捕那天一直到被判死刑这两年零两个月的工资给我们家拿回来了。记者:你还记得是多少钱吗?遇罗文:大约是两千块钱左右。鼓吹“反动血统论”的“联动”、谭力夫重新成为中共的“自己人”,而批驳血统论的遇罗克却惨遭灭顶之灾。说到底,血统论符合中共的阶级路线,而遇罗克的《出身论》与这条路线背道而驰。 *“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和原罪*中共在家庭出身问题上主张: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1968年12月26日,在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发出的《关于对敌斗争中应掌握政策的通知》中,毛泽东亲自写道:“即使是反革命分子的子女和死不改悔的走资派的子女,也不要称他们为“黑帮子女”,而要说他们是属于多数或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那些人中间的一部分(简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以示他们与其家庭有所区别。” 这段话似乎是给出身不好的人提供了出路,但是实际上肯定了这些人带有原罪,需要经过教育才能在政治上和别人平等,带有强烈的歧视色彩。 *平等思想违背中共阶级路线* 再对照一下谭力夫在1966年8月20日那次讲话中说的话,他说:“你们现在搬出这套‘平等’、‘博爱’的垃圾来大讲,我看还是到厕所里去讲!一讲就是团结,怎么团结?先把你们斗了,七斗八斗,斗得你们背叛了家庭,改造了思想,我们就团结了。”他的话显然反映出中共阶级路线的实质。 而遇罗克的观点却不一样。《北京之春》主编胡平说:“遇罗克的思想和当时中央文革批判血统论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中央文革当时批判血统论还是沿袭过去的说法,就是所谓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要重在表现。而遇罗克就指出,这是过去提的,而当时提的是指本人成份,而现在呢,你是搞的出身歧视。过去你的阶级路线指的是阶级呀,你现在是冲人家的子女来了。“所以遇罗克那篇文章的基本意思就是说,他们的子女就不应该受到这种牵连,受到这种连累。他就主张都应该是平等的。而这一点当然是共-产-党不能接受的。中央文革在批判血统论最高调的时候也没有接受这个观点。” *出身重如山*文革期间的中国人,从小到老,填写各种表格都要填上“家庭出身”,而且是要填上祖父的成份。只要祖父是地主、资本家,你就成了“剥削阶级”的后代。政治审查要查到祖父那一辈,这叫所谓的“查三代”。这种家庭出身要随着每个人的档案带一辈子,入党、入团、提干等等,统统受到歧视和影响。高干子女的命运则随着父母的命运起伏。父母被打倒,他们就遭殃;父母重新出山,他们也时来运转。封建世袭制和“株连九族”的味道极为浓厚。 *为何坚持搞歧视?确保子孙人上人?* 文革发生在中共建政17年以后,所谓的“剥削阶级”早已不存在了。胡平:“你共-产-党过去既然是靠暴力革命推翻前面的政权,建立起自己的统治,那么在你掌权的初期,你对于被打倒的阶级,他们的人,包括他们的子女,有一种猜忌,这个尚可理解。“如果说有家庭歧视的话,那么它显然是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所以在57年反右前夕,毛泽东讲过,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停止了嘛,已经结束了嘛。怎么越搞越多了?这个根本不通嘛,对不对。同样的,你的家庭歧视的问题,怎么到后来反而越来越强了呢?”《北京之春》杂志主编胡平分析说:“第一,在62年的时候,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就要有阶级斗争的对象,你就要有靶子呀。老一代的所谓黑五类早就被打倒,他们在社会上也完全没有影响了。很多人就把他们的子女当成了斗争对象。“另外一方面,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这段时间,我们刚好和所谓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子女是同代人。那时候我们都面临着要升学,要就业。尽管在当时干部子弟一般已经享有不少的特权,但是毕竟不能公开地、名正言顺地讲这个问题。“就拿考大学来说,那时中国大学很少,能考上大学的机会并不多,你怎么着都有考试这一关。而在这些方面呢,那些干部子弟,老一代革命家他们自己的子女就未必占什么优势。“在当时,由于长期(以来)共-产-党的这种思想改造,思想教育,其实那些青年人想得都差不多,大家那个时候都一心一意要革命,在各个方面表现,不管是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啊,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啊,到农村、到工厂里去下放劳动啊,在这些其它方面大家都表现得差不多。“这么一来,他就没有一种办法能够使他们享有一种特殊地位。基于这种情况,我想他特别强调家庭出身,靠这一点就可以把别的人打入第二等。就使得他们的人能够轻而易举地、不费吹灰之力地就位于这个社会的上层。我想这是在当时社会特别流行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无产阶级领袖”的非无产阶级出身* 实际上,中共文革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等人,没有一个人出生于无产阶级家庭。毛泽东在1968年7月28日接见北京五大红卫兵领袖时曾经说:“我那个父亲也不大高明,要是在现在也得坐喷气式。”周恩来说:“我弟弟周同宇,跟王、关、戚混在一起,我把他抓到卫戍区去了。”林彪说:“鲁迅的弟弟是个大汉奸。”毛、周二人都表现出大义灭亲的情操,证明好人可以和坏人亲属划清界限。林彪则表明坏人的亲属也可以是最优秀的好人。 其实,根据当事人后来的回忆,周恩来把弟弟抓到北京卫戍区,实际上是明抓暗保;而毛泽东不会不清楚,即使自己的父亲在世,有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呢?他们这番话显然都是说给别人听的。 *政治贱民何其多* 中国并没有详细统计当时有多少家庭出身不好的人。1979年,中共宣布为所有的地主富农摘帽。《北京周报》报道说,被摘帽的有400万人。据说在文革中有120万地富分子非正常死亡。以一家四口人计算,加上孙子辈的一代,全国至少应该有5000万人。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其它“出身不好”的人。
作者:
雲端行者獨眼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876

帖子

3006

积分

连长

积分
3006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2: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whx89220065学友:在那個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年代,很多事情的出現都是匪夷所思。那时,基层的当权者们唯恐天下不乱,挑拨离间,播弄是非,制造分裂,拉一批打一批。。。不一而足。群众斗群众,屡見不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主题

1893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5139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9-4 08: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遇罗克:出身论(一)
推荐
[陈有西按]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文化大革命已经是一个淡淡逝去的遥远的记忆。就是我,也是第一次把这篇《出身论》好好看完。因为那时我还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但是我读大学时,就已经知道了一个人因为写了一篇文章就被判死刑。《出身论》和天下属公,从中国很久以前的皇朝就一直在搏斗着。陈胜等草根,喊着“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挑战这种血统论;而历代皇上包括各朝的末代皇帝,则一直在宣扬“奉天承运”,这江山生下就是我的,是我老爹、老爷打下的,就应该传给我来享受。今日朝鲜,不就是三代谪传吗?魏晋政治中,门阀观念扼杀了大批的社会精英,左思于是写出了《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的千古绝唱。西晋、东晋皇朝迅速夭亡,南北朝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其实,今日一些地方的响彻云霄的“红歌”,何尚不是为了给这种血统论背书,“红色江山只有交给我们自己的子孙才能放心”吗?天下者谁人之天下,共和者何人之共和?今日之世界潮流,遇罗克这样的悲剧,还会再发生吗?
 咏史
左思
  郁郁涧底松①,离离山上苗②。
  以彼径寸茎③,荫此百尺条④。
  世胄蹑高位⑤,英俊沉下僚⑥。
  地势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⑦。
  金张藉旧业, 七叶珥汉貂⑧。
  冯公岂不伟, 白首不见招⑨。
注释
①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涧:两山之间。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②离离:下垂的样子。苗:初生的草木。山上苗:山上小树。 
③彼:指山上苗。径:直径。径寸:直径一寸。径寸茎:即一寸粗的茎。 
④荫:遮蔽。此:指涧底松。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⑤胄:长子。世胄:世家子弟。蹑(niě聂):履、登。 
⑥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 
⑦“地势”两句是说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⑧金:指汉金日,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见《汉书·金日传》)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七叶:七代。珥(ěr耳):插。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这两句是说金张两家的子弟凭借祖先的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 
⑨冯公:指汉冯唐,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伟:奇。招:招见。不见招:不被进用。这两句是说冯唐难道不奇伟,年老了还不被重用。以上四句引证史实说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情况,是由来已久。[2]
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不管有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要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不平现象。“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形象鲜明,表现含蓄。中国古典诗歌常以松喻人,在此诗之前,如刘桢的《赠从弟》;在此诗之后,如吴均的《赠王桂阳》,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诗歌由隐至显,比较明朗。这里,以形象的语言,有力地揭露了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从历史上看,门阀制度在东汉末年已经有所发展,至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对门阀统治起了巩固作用。西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继续实行,门阀统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其弊病也日益明显。段灼说:“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当时朝廷用人,只据中正品第,结果,上品皆显贵之子弟,寒门贫士仕途堵塞。刘毅的有名的《八损疏》则严厉地谴责中正不公:“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晋书·刘毅传》)这些言论都反映了当时用人方面的腐败现象。左思此诗从自身的遭遇出发,对时弊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金,指金日磾家族。据《汉书·金日磾传》载,汉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内侍。张,指张汤家族。据《汉书·张汤传》载,自汉宣帝、元帝以来,张家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冯公,即冯唐。他是汉文帝时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这里以对比的方法,表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体内容。并且,紧扣《咏史》这一诗题。何焯早就点破,左思《咏史》,实际上是咏怀。诗人只是借历史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而已。
  这首诗哪里只是“金张藉旧业”四句用对比手法,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3]
出身论
作者:遇罗克
[tr][td][backcolor= transparent]  遇罗克(1942年—1970年3月5日),家庭出身为资本家,父亲为工程师。生前是北京人民机器厂学徒工。1957年父母均被打成“右派”,因此他高中毕业后不被准许进入大学。1966年2月13日,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反对姚文元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遇罗克于1966年下半年写下了著名的《出身论》一文,激烈批判中国共-产-党当权以来一直是控制社会的主导思想的血统主义,亦即血统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提倡民主和人权。该文被广为传播,影响很大。1967年4月14日,“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公然宣布《出身论》是大毒草。1967年夏,《中学文革报》的大部分成员到东北去看武斗热闹,遇罗克在长春车站发武器时获得了手-榴-弹,不忍心丢掉带回北京,后被发现。1968年1月5日,遇罗克被捕,被扣上“大造-反-革命舆论”、“思想反动透顶”、“阴谋进行暗-杀活动”、“组织反革命小集团”等罪名。1970年3月5日,在一打三反运动高潮中,遇罗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被宣判死刑,并立即执行,年仅27岁。1978年冬天,遇罗克的母亲王秋琳找到《光明日报》编辑、记者苏双碧,希望帮助为遇罗克平反。1979年11月21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遇罗克无罪。
[backcolor= transparent]   站内阅读:[/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痛悼遇罗克[/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 [/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反思遇罗克事件[/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 [/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让遇罗克进入公共文化视野[/table] [backcolor= transparent]理解遇罗克[/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backcolor= transparent][/table]南方周末:[/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大国中,站起一个个大写的人[/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于建嵘:[/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请记住那些曾仰望星空的人[/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闵良臣:[/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读《遇罗克遗作与回忆》 [/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  站外链接:旅游卫视:60年纪·遇罗克([/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上集[/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下集[/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纪念遇罗克的博客[/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遇罗克网页[/table][backcolor= transparent];[/table][/td][/tr][/table]    《中学文革报》1967\\01\\18编者按:目前,北京市的中学运动普遍呈现出一派奄奄待毙的气象,造-反-派虽然十分努力,群众却总是发动不起来,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依然猖獗如故。这种现象,不由得使许多同志疑惑起来:究竟是什么东西至今还这样有力地阻碍著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批判呢?   我们认为,不是别的,正是在社会上广有市场的唯出身论。  过去各中学所普遍执行过的那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根子不是别的,也正是反动的唯出身论。   反动的唯出身论,从资产阶级形而上学的哲学垃圾堆里寻得理论上的根据,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妄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重新形成新的披上伪装的特权阶层,以至反动的种性制度,人与人之间新的压迫。是反动的唯出身论,使一部份青年学生背上了“自来红”的大包袱,自以为老子是天生的革命者,其结果正成了修正主义苗子。是反动的唯出身论,迫使另一部份青年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使他们甘居中游,使他们放弃对国家的前途、世界的前途应尽的责任。还是它,使许许多多受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蒙蔽的同志至今坚持其错误。还是罪恶的它,使多少同志至今在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前面畏缩恐惧!  同志们,这样可恶的东西,不打倒它,如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不打倒它,哪里去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的接班人?不打倒它,中国的颜色就必将发生改变!   全市的革命造-反-派们,你们不是要打退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猖狂反扑吗?你们不是要发动起千千万万群众共同战斗吗?那么,你们就掀起一个狂涛巨浪,彻底冲垮反动的唯出身论的堤岸吧!到了那一日,千百万群众就会冲决束缚他们的一切,和你们汇成一股不可抗御的力量。也只有到了那一日,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才会彻底被葬入坟墓,中国的颜色才永远永远是鲜红的。  “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出身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说,它的出现好得很!它宣告了反动的唯出身论的破产,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出身论》敢于冲破社会上旧的观念的束缚,勇敢地向尚有强大社会势力的反动唯出身论宣战,这种革命造-反精神好得很!《出身论》的出现,不免要被一些人认为是株大毒草,但这算得了什么?马克思主义在开始的时候也曾被认为是毒草,然而今天却成了世界人民的指导思想。真理只有在同谬误的斗争中才能发展,才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我们深信:反动的唯出身论虽然貌似强大,但它的反动本质决定了它只是一只腐朽的纸老虎,革命的《出身论》今日虽是星星之火,明日必成燎原之势。  同时,我们认为,由于作者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水平有限,由于对社会进行的调查研究不够全面,〈出身论〉必定存在著不少的缺点和不完美的地方。我们热切希望广大的革命同志用毛泽东思想这个伟大的武器来衡量它,并真挚地欢迎同志们对《出身论》提出批评。 ()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陈有西订阅点订阅后,该博主如有文章更新,财新网将会在第一时间通过邮件通知您。
    [li][/l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主题

1893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5139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9-4 08: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遇罗克:出身论(一)
推荐
[陈有西按]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文化大革命已经是一个淡淡逝去的遥远的记忆。就是我,也是第一次把这篇《出身论》好好看完。因为那时我还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但是我读大学时,就已经知道了一个人因为写了一篇文章就被判死刑。《出身论》和天下属公,从中国很久以前的皇朝就一直在搏斗着。陈胜等草根,喊着“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挑战这种血统论;而历代皇上包括各朝的末代皇帝,则一直在宣扬“奉天承运”,这江山生下就是我的,是我老爹、老爷打下的,就应该传给我来享受。今日朝鲜,不就是三代谪传吗?魏晋政治中,门阀观念扼杀了大批的社会精英,左思于是写出了《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的千古绝唱。西晋、东晋皇朝迅速夭亡,南北朝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其实,今日一些地方的响彻云霄的“红歌”,何尚不是为了给这种血统论背书,“红色江山只有交给我们自己的子孙才能放心”吗?天下者谁人之天下,共和者何人之共和?今日之世界潮流,遇罗克这样的悲剧,还会再发生吗?
 咏史
左思
  郁郁涧底松①,离离山上苗②。
  以彼径寸茎③,荫此百尺条④。
  世胄蹑高位⑤,英俊沉下僚⑥。
  地势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⑦。
  金张藉旧业, 七叶珥汉貂⑧。
  冯公岂不伟, 白首不见招⑨。
注释
①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涧:两山之间。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②离离:下垂的样子。苗:初生的草木。山上苗:山上小树。 
③彼:指山上苗。径:直径。径寸:直径一寸。径寸茎:即一寸粗的茎。 
④荫:遮蔽。此:指涧底松。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⑤胄:长子。世胄:世家子弟。蹑(niě聂):履、登。 
⑥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 
⑦“地势”两句是说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⑧金:指汉金日,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见《汉书·金日传》)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七叶:七代。珥(ěr耳):插。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这两句是说金张两家的子弟凭借祖先的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 
⑨冯公:指汉冯唐,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伟:奇。招:招见。不见招:不被进用。这两句是说冯唐难道不奇伟,年老了还不被重用。以上四句引证史实说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情况,是由来已久。[2]
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不管有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要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不平现象。“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形象鲜明,表现含蓄。中国古典诗歌常以松喻人,在此诗之前,如刘桢的《赠从弟》;在此诗之后,如吴均的《赠王桂阳》,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诗歌由隐至显,比较明朗。这里,以形象的语言,有力地揭露了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从历史上看,门阀制度在东汉末年已经有所发展,至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对门阀统治起了巩固作用。西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继续实行,门阀统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其弊病也日益明显。段灼说:“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当时朝廷用人,只据中正品第,结果,上品皆显贵之子弟,寒门贫士仕途堵塞。刘毅的有名的《八损疏》则严厉地谴责中正不公:“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晋书·刘毅传》)这些言论都反映了当时用人方面的腐败现象。左思此诗从自身的遭遇出发,对时弊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金,指金日磾家族。据《汉书·金日磾传》载,汉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内侍。张,指张汤家族。据《汉书·张汤传》载,自汉宣帝、元帝以来,张家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冯公,即冯唐。他是汉文帝时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这里以对比的方法,表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体内容。并且,紧扣《咏史》这一诗题。何焯早就点破,左思《咏史》,实际上是咏怀。诗人只是借历史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而已。
  这首诗哪里只是“金张藉旧业”四句用对比手法,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3]
出身论
作者:遇罗克
  遇罗克(1942年—1970年3月5日),家庭出身为资本家,父亲为工程师。生前是北京人民机器厂学徒工。1957年父母均被打成“右派”,因此他高中毕业后不被准许进入大学。1966年2月13日,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反对姚文元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遇罗克于1966年下半年写下了著名的《出身论》一文,激烈批判中国共-产-党当权以来一直是控制社会的主导思想的血统主义,亦即血统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提倡民主和人权。该文被广为传播,影响很大。1967年4月14日,“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公然宣布《出身论》是大毒草。1967年夏,《中学文革报》的大部分成员到东北去看武斗热闹,遇罗克在长春车站发武器时获得了手-榴-弹,不忍心丢掉带回北京,后被发现。1968年1月5日,遇罗克被捕,被扣上“大造-反-革命舆论”、“思想反动透顶”、“阴谋进行暗-杀活动”、“组织反革命小集团”等罪名。1970年3月5日,在一打三反运动高潮中,遇罗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被宣判死刑,并立即执行,年仅27岁。1978年冬天,遇罗克的母亲王秋琳找到《光明日报》编辑、记者苏双碧,希望帮助为遇罗克平反。1979年11月21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遇罗克无罪。
   《中学文革报》1967\\01\\18编者按:目前,北京市的中学运动普遍呈现出一派奄奄待毙的气象,造-反-派虽然十分努力,群众却总是发动不起来,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依然猖獗如故。这种现象,不由得使许多同志疑惑起来:究竟是什么东西至今还这样有力地阻碍著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批判呢?   我们认为,不是别的,正是在社会上广有市场的唯出身论。  过去各中学所普遍执行过的那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根子不是别的,也正是反动的唯出身论。   反动的唯出身论,从资产阶级形而上学的哲学垃圾堆里寻得理论上的根据,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妄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重新形成新的披上伪装的特权阶层,以至反动的种性制度,人与人之间新的压迫。是反动的唯出身论,使一部份青年学生背上了“自来红”的大包袱,自以为老子是天生的革命者,其结果正成了修正主义苗子。是反动的唯出身论,迫使另一部份青年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使他们甘居中游,使他们放弃对国家的前途、世界的前途应尽的责任。还是它,使许许多多受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蒙蔽的同志至今坚持其错误。还是罪恶的它,使多少同志至今在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前面畏缩恐惧!  同志们,这样可恶的东西,不打倒它,如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不打倒它,哪里去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的接班人?不打倒它,中国的颜色就必将发生改变!   全市的革命造-反-派们,你们不是要打退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猖狂反扑吗?你们不是要发动起千千万万群众共同战斗吗?那么,你们就掀起一个狂涛巨浪,彻底冲垮反动的唯出身论的堤岸吧!到了那一日,千百万群众就会冲决束缚他们的一切,和你们汇成一股不可抗御的力量。也只有到了那一日,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才会彻底被葬入坟墓,中国的颜色才永远永远是鲜红的。  “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出身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说,它的出现好得很!它宣告了反动的唯出身论的破产,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出身论》敢于冲破社会上旧的观念的束缚,勇敢地向尚有强大社会势力的反动唯出身论宣战,这种革命造-反精神好得很!《出身论》的出现,不免要被一些人认为是株大毒草,但这算得了什么?马克思主义在开始的时候也曾被认为是毒草,然而今天却成了世界人民的指导思想。真理只有在同谬误的斗争中才能发展,才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我们深信:反动的唯出身论虽然貌似强大,但它的反动本质决定了它只是一只腐朽的纸老虎,革命的《出身论》今日虽是星星之火,明日必成燎原之势。  同时,我们认为,由于作者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水平有限,由于对社会进行的调查研究不够全面,〈出身论〉必定存在著不少的缺点和不完美的地方。我们热切希望广大的革命同志用毛泽东思想这个伟大的武器来衡量它,并真挚地欢迎同志们对《出身论》提出批评。 ()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陈有西订阅点订阅后,该博主如有文章更新,财新网将会在第一时间通过邮件通知您。
    [li][/l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7-19 17:43 , Processed in 0.4379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