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YU: 这家成员19MM,50mm/2.0,90MM/2.8,135mm/2.8,180mm/2.8,R8机身,闪光灯(原厂).28-70不是一家的.
出类拔萃的徕卡R8相机 出乎多数人的意料,在徕卡R7相机刚刚问世不久,徕卡R8相机便在96年9月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欧洲人的面前,而且是一幅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面孔:从正面看,线条浑圆,所有重要的控制旋钮均巧妙地镶嵌在机身之内;从上面看,机身和镜头流畅地连接为一体,所有“操作机关”均在十指所及之处;机身除底盖外,均由铝合金制成,持握时手感稳重、妥贴;上灰下黑的一款透出雍荣和华丽,全黑机身的一款则显示着无限的可靠和凝重。 那么,这架被厂家百般推崇的全新相机究竟好在何处呢?这里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介绍。 一、R8的外型设计: 集中体现着徕卡的一贯思想——设计必须集中满足使用者的最根本的要求,大胆地摆脱了135相机多年来一贯的“品”字形外观,另一方面也完全摒弃了徕卡R系列相机长期以来陈旧、保守的面孔。其全新的形象非常抢眼,的确令人过目难忘。 但与此同时,徕卡人正重宣称:R8全新的线条并非为了哗众取宠,其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由此可以保证更方便地操作。比如,浑圆的机身和持握手柄的可以使摄影者在使用长焦镜头时持握更加稳定;人们所习惯的、在多数135相机上所使用的各种操作旋钮均被安置在传统的位置上,使用者几乎可以无须再读“使用说明”,即可一目了然地开始工作。 徕卡R8: 二、R8的输片系统: 自始至终简单、快捷、可靠。装片时,使用者只需将胶卷片头拉至相机另一端的标志处,关闭后盖后一切过程均由马达自动完成。同样,退片也是全自动的。此外,摄影者还可以选择两种退片方式:胶卷全部退进暗盒或片头留在暗盒外。现可供选用的电动卷片器有两种:WINDER R8和DRIVE R8,前者可实现每秒拍4幅画面,而且小巧玲珑;后者体积较大,但如与长焦镜头配合使用则恰到好处。 三、R8的取景器及信息显示: 清楚齐全,一目了然。从R8的取景器中望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明亮和信息齐全,既使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也丝毫没有读取的困难。并且有五种可更换的取景屏:通用型、全磨沙型、全磨沙加格线型、微棱面型和全光加十字线型。其取是面为23X 35毫米,93%。就取景器的外观而言,在设计时就考虑到戴眼镜者的特殊情况,专门设计了“高视点取景器”;同时为适用不同视力者的需要,在取景器的左侧安置了小巧但十分有效的屈光度微调钮(正负2级);在取景器的右侧是在使用自动拍功能时用来遮挡取景窗的叶片开关,防止后射光线影响到测光的准确性。取景器内部的LCD屏上可读取众多有用的信息:测光方式、所使用的曝光方式、曝光时间、胶卷感光度、自拍机是否工作、闪光灯充电状态、电源充足与否和各种警告等。此外,在相机的后盖上还没有同样内容的LCD信息屏。 四、R8的快门系统: 准确、高速、耐用1/8000秒的高速和保证10万次无故障。其快门帘幕由铝合金制成,从32秒到1/8000秒。 五、R8的测光系统: 方式多样,万无一失。摄影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三种测光方式:选择式、整体式或多区域式。 六、R8的曝光系统: 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徕卡公司通过反复论证,博采众长,为使用者设计了四种极为方便的曝光方式(控制或在机身的左上方)即:程序曝光、光圈优先曝光、快门优先曝光及全手控曝光方式。而且,此四种方式均可与上述三种测光方式配合使用,从而可以使摄影者自如地面对千变万化的拍摄条件。 七、R8的闪光摄影系统: 完美摄影的重要组成。专用闪光灯由热靴连接,可实现高达1/250秒的闪光同步。此外,该机还具有独一无二的“曝光闪段/后段闪光选择”(由相机镜头左下方的拨杆控制),其区别在于:前者的闪光过程发生在曝光之初,后者则在曝光之末。二者所产生的效果也大有不同。如将控制钮方在“F”位,即可实现闪光自动曝光方式。 八、R8可使用全部R系统15-800毫米镜头徕卡R8详细规格: ■机身型式:35毫米底片规格的单眼反射式相机,手动对焦。 ■镜头插刀型式:LEICA R型插刀。 ■观景窗:高眼点观景窗,观景范围可以显示出底片实际拍摄时的97% ■对焦屏:通用型对焦屏,另备有其它款式对焦屏可选购。 ■快门结构:上下走向的金属快门叶片,以电子微处理器控制其怏门准确度。 ■快门速度:1/80OO秒至32秒,在自动功能时,其快门速度设定为无段位区格,手动功能时,由1/8000秒至16秒之间可作半格以及全格设定,闪灯同步快门最高为1/25O秒 ■测光模式:三种开光圈的TTL测光模式;分为6区的分区测光模式、可以预锁的点测光模式、中央偏重的面测光模式。 ■测光感应范围:点测光模式时由EV-4至EV2O,分区测光模式以及中央偏重式面侧光模式时,由EV-2至EV2O。 ■手动曝光矫正:(在1.4/5Omm ISO1OO/21”条件下)以1/2EV为一级可至士3EV。 ■包围式曝光:须使用马达(0.5EV、1EV)。 ■功能模式:可变式自动程式模式(Programm)、光圈先决、速度先决、手动模式。 ■闪灯功能运作:使用SCA-35O1时,可以发挥TTL控制功能:可设定为以闪灯为主光或补光,以及闪灯的曝光补偿功能等等。闪灯模式可以设定在第一幕或第二幕。闪灯预闪测光可以使用在所有闪灯以及大型的摄影棚闪灯系统。 ■过片方式:手动简便上片方式或使用卷片器、马达(可达每秒4张)自动过片。 ■底片感光度设定:DX自动条码感应,或是手动设定。 ■电池:2颗6伏特的CR2锂电池。 ■其它:反光镜预锁功能、景深预观功能、自拍功能、重覆曝光设定。 ■尺寸:158xl0lx62毫米 ■重量:89O克
[此帖子已被 光之谷 在 2008-12-16 17:25:1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