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5-30 08: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冬子 的帖子
79诗g师叔: 这是对陈中美的这首诗最好的 "辩护词", 也许是当初能刻石的出发点. 看一个作品能否"警世" , 不是看它的动机, 主要看它的效果.正如一个药品, 不但要看它能否杀死病菌,还要看它的付作用. 如果没有张通平倭这个历史事件,这种"瓣护词"尚可通,但如果连 "陈通当代" 曾经有过也否定了,何来有过"太平" ? 又何来"令人沉缅"?
批评陈中美的诗消沉, 是我见到最温和的批评了 .陈中美是一个资深的写手,可以说是一个"知识分子" ,怎么写诗一定要犯忌这么胡凃? 就拿他" 卑微二等民"之句, 在老美是要吃"官司"的, 还好意思用石刻以求千古流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