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1万
13万
师长
春去春又回.幸福永相随.
引用第898楼jan于2011-04-08 02:53发表的 : 我也不明 ,但因为这里冬天时间长-多是在夏天拜山、而且简单的一扎花也,我还是每年依先生家传下的‘三生’+水果+包点,这么大的家庭也只有我坚持--其他的家庭就是花-生活在外是这样了-家庭大的根本无法集中一起去拜山、在外省的还没这事呢,唯有分头行动,尽个考心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6
5530
引用第896楼Owl于2011-04-08 01:32发表的 : 還是風g大方,來村帶手心,有酒飲,多謝!不過都是吾多識飲,希望你們飲勝。
引用第897楼Owl于2011-04-08 01:45发表的 : 吾使叫都會來啦,有咁靚的燒鵝那有不來啦,謝謝!有心,谢谢。行清各地都有各的習慣,所以食物也就有所不同,你讲的正是,联想起我细老夫人,也是你的同路遂溪人,她家乡的风俗习惯跟我们当地就有差异及不同了。行清除了有美食外也是一大家族聯系感情的好機會難得的聚會 (仲是你讲的有道理,一年一度大家走在一起,觅觅往昔比什么都珍贵。) 我在台山土生土長,其實對原籍的風土人情也不大清楚,都年過半百了,但回過老家的次數也十隻手指數得出倒是台山的風族習慣還記得以前在港也每年回開平行清,但現在離得遠也就小了為有寄錢回去讓其他親人代勞也少了這種聚會了謝謝水開口gg的分享! 入其俗,从其令,入乡随俗就顺从当地的习俗,owl,你好野!
引用第899楼Owl于2011-04-09 02:27发表的 : 我在外面也習慣了,也不分時節,想去時就去,也從簡了,都是買鮮花去拜山了,其實都是心意,盡孝心,吾雖要這樣重形式囉。
452
7万
6774万
版主
引用第900楼daminli于2011-04-09 04:32发表的 : 像我们这样年纪的人不会忘记过去家传的做法,都是在清明前,带齐一家大小,备下银宝.腊烛.香.烧酒,烧猪.烧鸭.旦.包点,去行山。
140
10万
一天一个太阳 点燃新的希望,一
引用第906楼jan于2011-04-10 00:37发表的 : 乡里j,我的孩子们已经是丈夫家的第四代在加拿大了,他们哪里知道家乡的传统拜山呢,都是鲜花一扎,我是唯一一个带齐银宝.腊烛.香.烧酒,烧猪.烧鸭.全鸡.包点,去行山的,孩子们看到莫名其妙 ,拜完几处要几个小时,所以鲜花就最方便他们了-
引用第901楼水关口于2011-04-09 21:51发表的 : 就是喽,凤尘兄己时都有我心。你身处这么严冷的地方还是学饮吓抗寒保暖就好互, 多谢你的美句,饮胜。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拥有帐号并登录即可获得此勋章.
连续登录20天即可获得此勋章.
连续发帖25天即可获得此勋章.
抢沙发总数达到100即可获得此勋章.
粉丝数达到200即可获得此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5-25 02:50 , Processed in 0.4802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