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遥县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ffice ffice" /> 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 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 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有六 进院落,由外至内依次为:大门、大堂、宅门、二堂、内 宅和大仙楼;东侧线上由北至南有花厅、常平仓、赞侯庙、 土地祠,常平仓又叫钱粮厅;西侧线由南至北有:牢狱、 公廨房(遗址)、十王庙、洪善驿、督捕厅,(其中十王 庙、洪善驿、马王庙正在复修,尚未对外开放)整个建筑 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2004 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临县衙考察时欣然提词:平 遥是县衙古衙之最。 1.县衙外观    2.机构设置 当时平遥县参照朝廷吏,户,兵,礼,刑,工六部设置六个行政部门,全县吃财政饭的共125人,也算精兵简政.  3.大堂--县官办公审案的地方.  老虎凳---一种刑具  4.牢狱.     [此帖子已被 林月 在 2007-11-3 11:58:5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