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 ffice" /> 玲珑姑奶奶说:她本来是喝铁观音长大的。 后来一个不小心喝了几年洋墨水,便土包子乡下姑开花,改喝起咖啡来了。 一开始,先从麦当奴的咖啡喝起,很快就越来越讲究起来了。 时下什么都兴名牌是不是?喝咖啡也不能例外。 
星巴克,Starbucks知道吗?那是小资咖啡文化的大哥大! 姑奶奶从乡下出省城,除这牌子的咖啡,一律不喝别的。 
那天,带了美国归来的陈康宇及一众同学,走进中国大酒店的星巴克咖啡店, 用老练的口吻对服务员说: “来几杯黑咖啡”。 “普通的还是无咖啡因的?” “普通的。”(成村人一大早的等车去香港,个个需要点咖啡因提提神) “哪一种咖啡豆?印尼爪哇?哥伦比亚?牙买加蓝山?土耳其?意大利?本地自磨?” “就来杯加拿大的吧。” 服务员说:对不起!沒此品牌! (闹不清楚此店搞什么地方主义或派系斗争,还是坚持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好了。) 
“拿铁?卡普奇诺 ? 艾斯佩雷索?” “本姑奶奶只要一杯普普通通的咖啡,够热,够浓就行了!” “矮杯 (Short) ?高杯 (Tall) ?巨无霸杯 (Grande) ?” ( Grande 后面的 de 音必须清晰拉长) 嗨!早知干脆到 7-11 店去买一杯算数! 
又一天,走进7-11店:“来一大杯普通咖啡。” “法国芳草型还是爱尔兰奶油型?”( 哈, 这里也在搞地方主义!) 今天姑奶奶不喝咖啡了。直奔到街角杂货店,买一瓶可乐算了! “一瓶可乐,Please !”姑奶奶学人讲番文。 “要古典型 (Classic) ?减肥型 (Diet) ?樱桃味 (Cherry-flavored) ?” 哗!收银阿婆都识番文。(一定也是来路的!) 
世界上唯一不以咖啡做饮料的就是我们台山人。因为在台山人看来,白云茶才是正点茶叶, 而咖啡只算来路货。记得70年代末,我只知道在广卅友谊商场可以买到上海咖啡,3.4元一盒, 是个小铁盒。那个年代咖啡对于大众百姓还是太遥远、太陌生了。咖啡,还停留在“贵族”阶段。 广卅一些大的酒店里都有咖啡厅,但那是为住在酒店里的外宾准备的。应该到了80年代, 商场里卖的速溶咖啡才多了起来,我们开始认识了雀巢咖啡,还记得那时用魚骨天线收看到 香港电视里的广告说:“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大概是最早来中国的咖啡品牌了。  现在,我们台城到处都有咖啡厅,我看到有“上岛”“金银岛”“老树”“逸豪”咖啡。
各咖啡厅不同的定位,不同的经营风格,越来越多的个性咖啡厅,我这个乡下姑奶奶出城, 也学人到咖啡厅坐坐聊聊天,感受一下气氛,咖啡喝完了,顺边上楼泡泡网吧, 去看看一众老朋友 ---四海、 田野、Big Paul、长毛、皇者、自在、金子、火老V、Wei Huang等公子。 对了,还有大眼妹。 新婚之后该三朝回门了。。。。。。。 (望到玲珑姑奶奶脖子都长了!)  [此帖子已被 玲珑姑娘 在 2008-1-11 0:27:18 编辑过] |